27座万亿GDP城市成绩单出炉。随着2月7日上午长沙公布2024年经济数据,全国27座地区生产总值超过一万亿的城市均已发布2024年经济成绩单。19座城市GDP同比增速超过全国5%的水平,泉州以强大工业实力和民营经济活力位居前列。
在总量方面,上海、北京、深圳、重庆、广州、苏州、成都、杭州、武汉和南京排在前十位,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增速方面,泉州以6.5%的增速领先,南通紧随其后达到6.2%,常州、烟台、福州和合肥增速均为6.1%,处于较高水平。
工业是泉州经济增长的主要支柱。数据显示,2024年泉州市九大千亿级产业中,八大产业规上工业增加值实现正增长。其中,鞋业增加值增长16.1%,机械装备产业增加值增长12.8%,建材家居增加值增长11.0%。此外,全市规上高技术产业增加值增长11.9%,比上年加快5.2个百分点;规上工业单位增加值能耗下降13.0%,降幅比前三季度扩大2.3个百分点。全市规上民营工业企业增加值增长10.6%,增速快于全市规上工业平均水平2.8个百分点。
南通经济增长也主要依靠工业。2024年南通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9.3%。专用设备、化学纤维、电气机械分别增长14.4%、14.1%、11.7%。此外,六大产业集群产值增长8.5%,其中高端纺织、船舶海工、新材料产值分别增长12.6%、9.8%和7.5%,船舶海工规模突破2000亿元。
从区域层面看,长三角地区是全国万亿GDP城市的集中地,占据27座城市中的9座,包括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宁波、合肥、无锡、南通和常州。这些城市中有6座GDP增速超过全国水平。经济学人智库高级经济学家徐天辰表示,长三角地区成为万亿GDP城市绝对霸主,依托于其绝对体量和发展较早把握改革开放红利,并逐步从竞争转向协同,区域内更多呈现“溢出”而非“虹吸”效应,使得城市发展更为均衡。
春节刚过,长三角多个城市召开“新春第一会”,提出一系列稳增长举措。例如,南通强调要充分发挥创新平台策源作用,加大科技招商力度,强化创新型企业梯次培育,组建一批沪苏通产业链联盟,引进高能级科创平台,共建特色产业园区。南京则提到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机制发挥作用,引导信贷资金快速便捷投放,发挥市产业基金引导撬动作用,推动企业上市和上市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比之下,珠三角地区稍显落寞,GDP增速低于全国的六座城市中有三座来自珠三角,分别是广州、佛山和东莞,三地GDP同比增速分别为2%、1.3%和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