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扎胎”黑生意必须严惩 维护公共安全刻不容缓

澎湃新闻 2025-02-07 08:58:17
A+ A-

一名车主在广东阳江沈海高速新墟服务区的汽车修理店门口停车短暂离开后,手机收到了胎压异常的信息。返回车前时,有人立即上前询问是否需要补胎。通过查看车辆监控视频,车主发现一名男子曾在车边做出割胎的动作。随后车主报警,警方迅速行动,并于2月5日晚发布警情通报,嫌疑人王某已被刑事拘留。

媒体:“扎胎”黑生意必须严惩

尽管警方尚未公布王某的具体罪名和违法细节,但公路上“扎胎”的黑生意一直令司机们担忧。这些割胎人常常与汽车修理店勾结,故意破坏车主的好轮胎,然后诱骗他们在店内补胎。有些补胎人甚至会在路面上撒地钉或碎玻璃,严重威胁行车安全。例如,2024年4月4日,当地电视台报道了一位车主在新墟服务区遭遇轮胎被扎的情况,最终花费了4400元更换了两条轮胎和两个轮毂。

“扎胎”行为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其社会危害巨大,影响恶劣。如果被割坏的轮胎价值未达到5000元,通常属于治安处罚范围,给予行政拘留或罚款;若查实当事人的割胎行为达3次以上,则可追究“故意毁坏财物罪”。然而,在高速公路服务区故意破坏轮胎可能引发严重的交通事故,有人建议应以“以危险方式危害公共安全罪”进行严惩。

固定“扎胎”证据较为困难,因为这种行为隐蔽且不易被发现。在这起案件中,由于车主开启了汽车的“哨兵模式”,拍下了肇事者的破坏行为,使得司法机关能够及时定性和侦破案件,视频传播也引起了社会关注,形成了对此类黑生意严打的共识。

鉴于此类“扎胎”问题的严重性,职能部门应展开专项打击行动,归总信息、串并案件、明确定性,对“扎胎”行为不姑息不纵容,严查彻处,维护司机的安全感,确保道路安全。

责任编辑:于浩淙 zx0176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