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期间,DeepSeek热潮席卷全球。A股市场中,与DeepSeek相关的股票如每日互动、青云科技、安恒信息、天娱数科等,在春节后的两个交易日连续涨停。
DeepSeek的出现打破了大模型圈内主流的“算力论”,证明了模型能力与训练成本不一定成正比。数据显示,DeepSeek-V3的训练成本仅为Llama 3的1%,而DeepSeek-R1的推理成本仅为OpenAI o1的3%。这一变化导致华尔街对算力逻辑产生质疑,英伟达及美股科技股在恐慌中暴跌。1月27日,DeepSeek在中国区和美国区苹果App Store免费榜同时登顶,当晚美国科技股集体大跌,费城半导体指数下跌9.2%,创下2020年3月以来的最大跌幅,英伟达股价下跌近17%,市值蒸发近6000亿美元。
DeepSeek的核心竞争力不仅在于低成本和推理能力,还在于其开源模型的能力已经接近甚至超过了最新的闭源模型。根据测试结果,DeepSeek-R1在多个测试中的得分接近或超过o1正式版。Meta首席AI科学家Yann Lecun认为,这体现了开源力量的优势。技术上,R1模型通过强化学习放弃了人类反馈部分,展现了反思能力。英伟达高级研究科学家Jim Fan也指出,DeepSeek-R1可能是第一个展示了强化学习飞轮作用的开源项目。
开源与闭源的竞争中,闭源模型通常需要保持领先才能吸引用户付费。当开源模型追赶上甚至超越闭源模型时,会对闭源模式造成冲击。因此,DeepSeek的出现引发了美股科技股的恐慌。面对压力,OpenAI发布了首个免费推理模型o3-mini,并表示需要调整开源策略。此外,英伟达、亚马逊和微软也在同一时间宣布接入DeepSeek-R1。
从产业层面看,多家券商认为DeepSeek有望带动国内AI全产业发展,其开源与低成本特性将加速硬件终端AI应用落地。从国产替代的角度来看,DeepSeek的创新验证了国内AI产业链从芯片到模型再到应用的闭环是可行的,提振了整个行业的信心。
尽管DeepSeek的出现让市场担忧算力需求见顶及AI资本开支放缓,但美国各大厂并未减少资本开支。谷歌预计今年资本开支将达到750亿美元,Meta指引全年资本支出在600亿至650亿美元之间,微软则计划在今年达到800亿美元。虽然微软减少了对OpenAI的投资并调整了合作协议,但整体来看,DeepSeek实际上助推了GPU需求的增长。微软首席执行官纳德拉引用“杰文斯悖论”指出,计算成本下降将降低AI应用门槛,从而刺激上游算力需求。投行分析师Cantor Fitzgerald也认为,担心GPU支出会达到峰值的观点并不成立,DeepSeek实际上对计算和英伟达非常有利。DeepSeek冲击波的最终受害者可能不是英伟达,而是OpenAI等大模型同行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