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清空”加沙地带的声明引起了许多国家的警觉,尤其是约旦。在一次通话中,特朗普向约旦国王阿卜杜拉二世施压,要求接收更多巴勒斯坦难民,这相当于对加沙进行事实上的种族清洗。这一提议在中东局势极不确定的背景下提出,可能暴露并加剧约旦内部矛盾,对美国利益造成负面影响。
约旦长期以来将接收巴勒斯坦难民视为重大红线。特朗普的具体意图尚不明确,但约旦对此威胁十分严肃。约旦副首相兼外交大臣艾曼-萨法迪强调,约旦不会改变立场,坚持认为“约旦属于约旦人,巴勒斯坦属于巴勒斯坦人”。这份讯息适用于特朗普对加沙的要求,也适用于因以色列袭击而可能逃往约旦的巴勒斯坦人。
2023年10月7日袭击事件后,约旦国王已明确表示不会接收难民。尽管约旦依靠拜登政府反对以色列的计划,但特朗普第二任期可能更加消极。多位以色列极右翼政客欢迎特朗普的主张,呼吁迅速执行从加沙迁移人口的计划。这种言论进一步鼓舞了以色列内阁部长,令总理内塔尼亚胡面临采取更极端政策的压力,可能导致以色列和约旦之间的冲突。
约旦的红线基于严峻现实:强制迁移对巴勒斯坦人来说很少是临时性的,对约旦则造成严重不稳定。自1948年以来,约旦已接收多波巴勒斯坦难民,每波难民都属于被永久流放。约旦估计有55%到70%的人口自认为是巴勒斯坦人,其中包括至少240万登记在联合国近东巴勒斯坦难民救济和工程处的难民。数十年来,这些难民给约旦带来了复杂的政治与社会挑战,影响了人口增长与国家稳定。
1967年阿以战争期间,以色列占领约旦河西岸与加沙地带,迫使大量巴勒斯坦人进入约旦,破坏了脆弱的社会结构平衡。1970年的“黑九月”事件中,约旦武装部队与巴勒斯坦派系爆发内战。这段历史使维护巴勒斯坦人与约旦本地人之间的人口结构平衡成为国家安全的核心事项。
特朗普的提议可能重演历史,破坏约旦稳定并将哈马斯引入约旦。自2023年10月7日袭击事件后,哈马斯在约旦人气飙升,任何默许接受外部施压的迹象都可能引发公众骚乱。这不是特朗普第一次试图强加政策于约旦,此前他不顾约旦反对承认耶路撒冷为以色列首都,并将美国大使馆迁至耶路撒冷。约旦拒绝了特朗普的“世纪协议”,也没有接受美国对以色列强占西岸的支持。
特朗普可能会采取报复措施,如利用关税、切断援助等手段胁迫约旦。2020年,约旦国王拒绝引渡一名恐怖分子时,特朗普差点撤回关键援助项目。如果再次对抗,后果可能更加严重。约旦政权的脆弱性在2021年的一次政变企图中得到体现,国际社会表达了关切与支持。约旦是黎凡特地区最后一个政局稳定的国家,在中东动荡局势中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以色列在西岸的行动不断升级,约旦面临着调停与防止潜在溢出效应的巨大压力。约旦已经接收了数百万难民,包括巴勒斯坦人、叙利亚人和伊拉克人,是应对大规模人道主义危机的重要缓冲。约旦还是美国的重要防务伙伴,支持反恐行动,驻有数千名美国军事人员。约旦与以色列密切合作,确保边境安全,阻止局势进一步升级。
如果特朗普政府迫使约旦参与强制迁移加沙难民,将对美国在中东的利益产生灾难性影响。约旦领导层可能被迫在维持统治和留住美国影响力之间做出选择。美国在约旦的驻军依赖同哈希姆王朝的关系,一旦发生政变风险,可能迫使约旦撤回对美军的批准。如果约旦无法维持与以色列的安全合作,以色列的安全将受到直接威胁。
特朗普政府应优先维持一个稳定和有韧性的约旦,作为应对地区复杂局势的关键合作伙伴。这意味着继续提供援助,支持约旦经济和内部团结。确保加沙停火以及巴勒斯坦人不会被强制迁移到邻国(包括约旦与埃及)是至关重要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