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5日下午,广东省高质量发展大会举行了关于“兴产业、强县域、促协调 全力推动‘百千万工程’三年初见成效”的分论坛。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在采访中提到,近年来广东通过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以县域为着力点,推进强县促镇带村,在促进城乡协调发展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和成效,但仍存在较大差距。未来要继续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将发展县域经济作为主要方向。
金文成认为,广东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解决县、镇、村的短板问题。深入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是实现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也是探索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重要实践路径。他强调,重塑新型城乡关系,壮大县域经济,以镇域为突破口,统筹县乡村三级均衡发展,才能有效推动城乡区域协调发展。
金文成表示,“百千万工程”实施三年来已取得显著成效。首先,县域经济加快发展,多个区县位列全国百强区和百强县。其次,乡村产业活力迸发,建设了多个现代农业产业园和产业集群,特色农产品产销两旺。此外,乡村旅游也得到积极推进,打造了一批农文旅融合发展的试点项目。最后,镇村人居环境明显改善,全省农村卫生户厕普及率大幅提高,垃圾收运处置体系覆盖所有行政村,近80%的村庄达到省级美丽宜居村标准。
如今走在广东大地,人们可以明显感受到乡村基础设施完备度、公共服务便利度以及人居环境舒适度显著提升,乡村已成为城里人休闲度假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针对农村宅基地改革问题,金文成指出,随着农村人口老龄化和劳动力转移,一些地方出现了“空心化”现象,部分宅基地和农房闲置。当前政策允许在守住底线和红线的前提下,采取出租、入股等方式盘活利用这些资源。例如,珠海市在农村宅基地改革过程中积极探索了一些方式和做法,既盘活了资源,又促进了新产业和新业态的发展。接下来需要建立和完善宅基地管理的各项制度和组织管理体系,确保改革有序稳妥推进,保障集体、国家和农民的利益不受侵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