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月初九寒,春寒地不收”,今日正月初九 倒春寒预兆显现

网易 2025-02-06 12:44:01
A+ A-

正月初九寒,春寒地不收!时光荏苒,转眼已是正月初九。年节的热闹犹在,但随着倒春寒的侵袭,天气多变。街巷间仍弥漫着年味,家家户户的饭桌上留有佳肴,亲友相聚的欢声笑语尚未散去。

今日正月初九,民间称为“天公生”,传为玉皇大帝诞辰,故有敬天之俗。古人崇敬天道,在天井、巷口设香案,焚香祈愿,求风调雨顺、家宅安宁,希望新岁无灾无祸,福泽绵延。

“正月初九寒,春寒地不收”,今日正月初九 倒春寒预兆显现

旧俗认为正月初九既是祭天之日,也是新岁真正启程之时。人们常于此日安太岁、食水饺、献五果,以示敬天之意,寓意新年安稳顺遂。南方尤重此俗,早起净庭院,陈设供品,以表虔敬,愿岁丰人安。

“正月初九寒,春寒地不收”,今日正月初九 倒春寒预兆显现

立春节气已至,大地回暖,农事将启。此刻虽寒意仍存,但南风渐频,万物萌动,正是“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的时节。农人择吉日动土,盼望新年五谷丰登,风雨相时。

“正月初九寒,春寒地不收”,今日正月初九 倒春寒预兆显现

春天来了,人们最怕的就是出现倒春寒天气。民间素有“倒春寒有没有,就看大年初九”之说。老祖宗的经验往往蕴藏着自然规律。正月初八,立春已至,但冷暖交错,寒意未散。正如《吕氏春秋》所言:“寒极生热,热极生寒”,气温走势未定,人们格外关注明日天象。

“正月初九寒,春寒地不收”,今日正月初九 倒春寒预兆显现

正月初九被视为春回大地的风向标。“春无三日晴,寒暖各一半”,此日若天朗气清,则预示暖春将至,田间劳作顺遂;若阴雨连绵、冷风侵骨,则可能迎来倒春寒,农事亦多有不便。“早春晴暖,晚春多寒”,此理代代相传。

“正月初九寒,春寒地不收”,今日正月初九 倒春寒预兆显现

无论春寒与否,农人自当顺天应时,合理安排农事。古人云:“随天时而作,顺物性而行”,农家看天吃饭,唯有因时制宜,方能趋利避害,确保新年五谷丰登,岁稔年丰。

“正月初九寒,春寒地不收”,今日正月初九 倒春寒预兆显现

正月初九,天色阴沉,云雾弥漫,未见晴光。“正月初九阴沉沉,九九回冻暗含嗔”,意味着此时若天色晦暗,恐“九九”之期寒意再袭,冻气未散,冷风更烈。“九九”本应回暖,然天有不测,若今朝天阴,恐寒潮再度来临。古人云:“冬去春来风乍起,寒犹未尽须加衣”,提醒此时虽近春回,仍须防冷风侵体,谨防冻寒。

正月初九,东风渐起,和煦轻柔,送暖人间。“正月初九东风柔,春雨绵绵润田畴”,春风轻拂,大地回温,冬寒渐退,气候和畅,正是春意萌生之兆。东风既至,细雨相随,润物无声。古人云:“东风解冻,细雨生寒”,此时春雨绵密,如丝如线,滋养万物,润泽原野,使土壤渐丰,正宜农事启程。春雨不疾不徐,润田泽苗,万物得生机。乡谚有云:“春雨贵如油,点滴润新苗”,此时田畴受润,土松苗壮,为春耕播种奠定良机,正合天时。

正月初九,雪花飞舞,银装素裹,寒意未减。“初九头降雪,九尽寒不尽”,此言今日降雪,预示寒潮未退,虽入“九九”,然春意难现,冷气仍盛。农谚云:“八九严寒雪纷飞,九尽春迟冷未归”,此刻风雪交加,天寒地冻,正是倒春寒之兆。雪落初九,表明寒潮仍盛,未来仍多寒日,不可轻忽。古人云:“春寒料峭风犹厉,霜雪未休添衣衫”,此时应慎防冷空气来袭,保暖添衣,莫让倒春寒伤身。雪落今朝,兆示后日多寒。乡谚有言:“春雪落地寒犹在,料得东风慢解冻”,此番气候变幻无常,尚需留心天候,待东风解冻,春暖花开。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