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美国政府宣布以芬太尼等问题为由对所有中国输美商品加征10%关税。4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商务部表示,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并将美国PVH集团、因美纳公司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自2月10日起,我国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其中煤炭和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指出,美国PVH集团和因美纳公司违反正常的市场交易原则,中断与中国企业的正常交易,对中国企业采取歧视性措施,严重损害中国企业合法权益。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决定将上述两家实体列入不可靠实体清单。
中方为捍卫自身合法权益,已将美征税措施诉至世贸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强调,美方对中方输美产品加征关税,严重违反世贸组织规则,性质恶劣,是典型的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做法。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以规则为基础的多边贸易体制,破坏中美两国经贸合作基础,扰乱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方多次以单边主义凌驾多边主义,受到广大世贸成员的强烈谴责。中方坚决反对美方做法,敦促美方立即纠正错误做法,并愿与其他世贸成员一道,共同应对单边主义和贸易保护主义对多边贸易体制的挑战,维护国际贸易有序、稳定发展。
中国政策科学研究会经济政策委员会副主任徐洪才分析,美国政府加征关税的主要目的是解决贸易不平衡问题,不仅针对中国,还包括墨西哥和加拿大等,已经引起广泛谴责。他指出,通过加征关税解决贸易不平衡的做法并不成功,反而可能引发贸易战,损害各方利益。同时,加征关税也可能导致美国通胀上升,损害普通民众利益。他认为,中国对美国加征关税的反应相对理性,采取了对等反制措施。中国自身的产业链具有较强韧性,能够消化加征关税带来的影响,因此美国加征关税对中国整体经济的影响有限。面对外部挑战,中国有机会调整思路,采取灵活的贸易策略,寻找新的增长点,如与欧洲、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加强合作,减少对美国市场的依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