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料延续稳中向好态势!机构数据显示,今年春节假期期间,全国楼市成交整体较为平稳,但区域分化明显。一些地区还发布了1月份的成交数据,以深圳为代表的部分地区实现了“开门红”。
2025年1月,全国20个重点城市新建商品住宅成交面积同比增长33%,一线城市带动作用显著,成交量保持较高水平。深圳全市新建商品住宅和二手住宅成交近万套,同比增长六成,市场再现“日光”盘,首宗居住用地成交溢价率超七成。尽管1月是房地产市场的传统淡季,深圳市场交易依然活跃。全市新建商品住宅网签销售5090套,同比增长97.3%;二手住宅网签成交4554套,同比增长31.5%,延续了去年10月以来的回暖态势。
业内人士指出,2024年深圳新建商品房销售面积达838.7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0%,市场呈现止跌回稳的积极势头。在经济持续向好、政策助力以及市场预期修复的推动下,2025年深圳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态势将进一步巩固。深圳市房地产和城市建设发展研究中心有关负责人表示,2024年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达3.68万亿元,同比增长5.8%,增速位居一线城市前列。同时,深圳常住人口稳步增长,结构持续优化,这些都将有效支撑住房消费。当前,深圳市正在加快建立“人房地钱”要素联动新机制,着力建设满足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的“好房子”,重构房地产供需平衡,完善“市场+保障”两个体系,加快构建房地产发展新模式。
业内:楼市料延续稳中向好态势 预计将现“小阳春”
中原地产首席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从楼市表现看,市场仍处于下行调整阶段,各地楼盘以顺销为主,并未进行大规模加推,且折扣力度基本延续前期优惠,楼市热度较春节前有明显降温,区域分化仍是各地楼市的主要特征。预计进入3月份后,市场有可能出现具有一定热度的小阳春趋势。春节期间,三四线城市并没有出现明显的返乡置业热潮,成交量和价格继续处于调整中。
中指研究院分析认为,经过多轮调整后,房价已调整到位,2025年房地产市场有望实现复苏,一线城市小阳春值得期待。预计春节假期后新房和二手房网签成交量将出现一定回升,一季度整体数据将保持平稳。
春节期间,多地推出形式及内容多样的“迎新年、购新房”活动,推动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不少地区的保障房“收储”工作也取得阶段性进展。官方数据显示,全国已有超过60个城市表态支持“收储”工作,超32个城市发布存量房收储细则。贵阳、长春、保定等10多个城市收购商品房项目落地,筹集保障性住房超过15万套。例如,贵阳全市已经收购存量商品房5162套,改造后投用的超过3500套,解决了4100多位居民的住房需求;长春已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住房6837套,改造后可以增加1.13万套(间)保障性住房供给;合肥目前已经收购存量商品房5733套;福州已经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性租赁住房共9501套,第一批改建的保障性租赁住房均位于福州市中心城区。
郑州作为最早探索收购存量商品房用作保障房的城市之一,截至目前,已累计收购存量商品房项目96个,12万间以上的房源,总建筑面积超过500万平方米,目前已有8.6万间作为人才公寓投入市场。克而瑞分析认为,基于“止跌回稳”的政策持续落地,需求侧信心逐步恢复,年初交易量、房价、竣工等指标有望持续向好。地产行业正在进入新平衡周期,2025年全年商品房销售有望企稳,预计2025年上半年楼市止跌基本可以完成,而下半年将出现复苏走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