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怕六九淋,就怕六九晴:预示倒春寒风险

网易 2025-02-04 11:58:48
A+ A-

明日进入六九,老话有“六九雪淋头,寡妇要发愁”的说法,这预示着什么不好的兆头呢?

今天是立春,标志着冬天正式结束,春天到来。从明天开始就进入六九了,这是数九寒天中的第六个阶段,通常在冬至后的第四十六天到第五十四天之间。按照古人的经验,“五九六九沿河看柳”,这个时候气温应该逐渐回升,有利于农业生产。

然而,这个时期的气温并不稳定,时常会有寒潮来袭,忽冷忽热。如果立春后气温没有稳定上升,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情况,这对农作物非常不利。例如,民间有谚语说:“六九雪淋头,九九如腊月”,意思是如果六九这天下雪,那么接下来的九九期间天气会像腊月一样寒冷,影响小麦返青和春季作物播种,导致冻害,给农民带来损失。

还有谚语说:“六九雪打头,九九耕牛停”,意味着如果六九下雪,到了九九时天气仍然寒冷,耕牛无法正常劳作,影响农事活动。春天对农作物来说,最怕的是乍暖还寒,气温回升后再遇低温会导致作物冻害,延误播种。例如,冬小麦返青期需要日均温3℃以上,而春天的融冻型冻害可能导致减产20-30%。油菜在蕾薹期遇到-3℃低温也会导致花蕾脱落,1987年长江中游地区六九时突遇降雪降温,导致油菜减产40%。

此外,春季低温还会延迟土壤解冻,以东北地区为例,玉米播种需要5cm地温稳定在8℃以上,否则会影响出苗甚至烂种。因此,六九降雪可能导致地温回升推迟,压缩生长期,增加秋霜风险,最终导致减产。

所以,民间有“不怕六九晴,就怕六九淋”的说法,表示倒春寒对农业生产不利。相反,如果六九是晴天,则预示着丰收。比如谚语“六九太阳笑,九九耕牛忙”、“六九是晴天,五谷皆丰收”等都表达了这个意思。

至于“六九雪淋头,寡妇要发愁”的说法,主要是因为古代农业生产技术较弱,依赖自然条件,一旦粮食减产或绝收,人们的生活就会变得艰难,尤其是失去丈夫的寡妇家庭更是如此。不过,现代农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一般的天气状况不会造成大面积减产,因此不必过于担心。

今天是立春,明天就进六九了,希望你那边也是好天气。

责任编辑:张蕾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