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8日,莫斯科市民在市中心的“莫斯科中国新年”庆祝活动上与舞狮演员互动。今年春节是春节申遗成功后的首个春节,从1月28日至2月9日,俄罗斯首都莫斯科连续第二年举办大规模中国春节庆祝活动,规模更大、活动更多、内容更丰富。连日来,在莫斯科市中心的主要广场和街道,大批市民不畏严寒,在丰富多彩的节庆活动中沉浸式体验中国春节的魅力。
当地时间1月28日晚,中国驻俄罗斯大使张汉晖、俄外交部发言人扎哈罗娃、莫斯科市副市长谢尔古妮娜共同宣布2025“中国春节文化节”开幕。特色美食和纪念品摊位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驻足,文艺演出、中国文化大师班等不间断举行。春节庆祝活动还在特维尔广场、全俄展览中心、莫斯科动物园、梦幻岛游乐园、“药剂师花园”等地相继举办。最受欢迎的休闲街区新阿尔巴特街、扎里亚季公园、中央百货商店等也换上了春节“新装”。奥斯坦金诺电视塔、“莫斯科太阳”摩天轮等俄罗斯地标亮起了喜庆的“中国红”。
俄罗斯方面和莫斯科市高度重视春节活动。农历大年初一,扎哈罗娃用流利的中文祝福中国朋友“蛇么都好!蛇么都如意!”,赢得众多网友点赞。
“莫斯科的年味儿很浓!越来越多的俄罗斯人知道中国春节了。”莫斯科大学的博士生李晓梅说,近两年,中国文化和旅游部、中国驻俄使馆、莫斯科市政府都会举办各类春节活动,如舞龙舞狮、武术表演、围棋、汉服、非遗文化、中国美食等。热烈的新春气息不仅让俄罗斯人应接不暇、大呼过瘾,也让中国留学生倍感温暖,仿佛回到了祖国。
2024年春节是莫斯科历史上第一次举办大规模的春节庆祝活动,吸引了70多万人参与。开幕式那天,因为要表演舞蹈,李晓梅穿着汉服来到活动现场。当天的气温只有零下18℃,但莫斯科市民感受中国春节的热情十分高涨。几个俄罗斯奶奶看到李晓梅,围着她不停夸赞她的衣服和头饰好看,并与她合影留念。现场节日装饰中的中国铜钱引起了奶奶们的好奇。李晓梅用俄语向她们介绍,这是中国古代的货币,蕴含着古人“天圆地方”的认知和天人共生的思想。她指着自己身上的汉服说,中国传统服饰中也融入了方圆的思想,在中国古代,传统的和谐、共生理念体现在服饰、货币等衣食住行的方方面面。那一刻,李晓梅深刻地感受到,作为一名留俄学子,她肩负着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文化的重任。当俄罗斯友人对中国文化表达赞赏时,她感到无比骄傲。
随着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俄罗斯人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与日俱增。去年5月访华前夕,俄罗斯总统普京透露,俄罗斯学习中文的大中小学生已达到约9万人。早在2019年,中文就已经被纳入俄国家统一考试,成为继英语、德语、法语和西班牙语后,俄罗斯高考外语科目的第5种可选语言。
前几天,李晓梅邻居一位60多岁的俄罗斯奶奶突然问她,中国的春节为什么每年的日期都不一样,这让她颇为惊讶。李晓梅留俄6年,是莫斯科大学中国学生学者联谊会的副主席,也是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孔子学院的志愿者,经常参与组织面向俄罗斯人的中国文化活动。通常来参加活动的都是学中文的俄罗斯人,但最近两年,她发现越来越多普通市民的身影出现在这些活动中,有的是一家人,有的是妈妈带着孩子、奶奶带着孙子。李晓梅说,俄罗斯人一般不爱拍照,但来参加中国文化活动的俄罗斯朋友却拍个不停,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流露着对中国文化的由衷热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