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卫生部于1月30日通报,2025年前4周,巴西已报告近3000例奥罗普切热病例,其中95%的病例来自东南部的埃斯皮里图桑托州。具体数据显示,这期间共报告了2791例病例,埃斯皮里图桑托州占2652例,里约热内卢州99例,米纳斯吉拉斯州30例。此外,帕拉伊巴州、塞阿拉州、巴拉那州和霍赖马州也报告了少量病例。
目前,巴西卫生部正在密切监控病毒的传播情况及其对公众健康的影响。奥罗普切热由奥罗普切病毒引起,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如蚊子和蠓叮咬传播,尚未发现人传人现象。其症状与登革热相似,包括高烧、头痛、肌痛、皮疹、关节痛和呕吐,通常持续3至6天,高达60%的病例会出现短暂复发。该病没有疫苗和特异性治疗方法,主要依靠预防和支持性治疗。
奥罗普切病毒主要在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流行,尤其是亚马孙地区附近。然而,自2023年12月以来,全球范围内报告的病例有所增加,2024年总计超过1万例,其中包括一些以前未检测到该病毒的地区。巴西、玻利维亚、哥伦比亚、古巴、圭亚那、秘鲁和多米尼加共和国等国家都报告了奥罗普切热疫情。2024年,巴西巴伊亚州报告了全球首例奥罗普切热死亡病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