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新能源车返乡 3个服务区才充上电 充电桩建设难题待解

洞见 2025-01-26 17:54:07
A+ A-

要彻底解决充电问题,仅靠增加充电桩数量是不够的,还需从多个层面优化充电基础设施和使用模式。建设更多充电桩看似简单,实际上面临多方面限制。

开新能源车返乡 3个服务区才充上电

首先是成本与收益的平衡。春节返乡期间高速服务区充电需求激增,但平日利用率低,导致运营商大规模建设的积极性不高。一根快充桩的建设成本高达10万元以上,加上电网改造费用,普通服务区新增几十根充电桩的成本可能达到数百万。

开新能源车返乡 3个服务区才充上电 充电桩建设难题待解

其次是用电负荷限制。高速服务区在春运期间用电量大增,过多充电桩可能导致区域电网过载。特别是在偏远地区,电力基础设施薄弱,难以支撑大规模快充桩运行。此外,新能源车主倾向于使用高功率快充桩,对电网改造要求更高,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周期。

第三是选址难度与空间有限。服务区面积有限,停车位、加油站、休息区等设施已占用大部分空间,再安装大量充电桩不现实。充电桩选址需综合考虑车流量、需求密度和电力资源分布等因素,高速公路沿线地形复杂,并非每个服务区都适合大规模安装。

第四是政策和审批流程。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涉及多个部门审批,每一步都需要时间,尤其是在高速服务区等特殊场景下,审批难度更高,进展较慢。

解决“充电焦虑”不仅需要合理增配充电桩,还需要科学配置和高效利用。短期缓解措施包括在高峰时段增设移动式充电车或临时充电桩,按“1根充电桩对应5辆新能源车”的比例布局。以2023年春运为例,预计有超过8000万辆车流量,其中新能源车占比约5%-10%,约400万辆车需要充电。据此计算,春运期间高速服务区至少需要8万根充电桩。

中期优化措施包括推广超充桩,提高充电效率。600kW超充桩可在10分钟内充电至200公里续航,缩短充电时间,提高周转率。启用智能调度平台,让车主提前规划充电计划,避免高峰时段盲目进入满员的服务区。

长期解决方案则涉及多样化补能方式。不仅要铺设充电桩到县城、国道沿线和城市周边,还要普及换电技术。换电站能让车主几分钟内完成补能,尤其适合长途高峰出行。提升电动车续航能力也是关键,若普遍实现600-800公里真实续航,车主长途出行只需充一次电,减轻服务区压力。

充电焦虑主要来源于充电桩数量不足、排队时间长、充电速度慢及里程焦虑。缓解这种焦虑需提升快充普及率和效率,优化充电桩布局,推广车载智能导航,引导车主规划充电路线,分流服务区压力,鼓励绿色出行方式,在春运高峰优先选择高铁等公共交通。

充电焦虑反映了我国充电基础设施快速发展与用户需求之间的矛盾。通过政策引导、技术进步和市场力量,这一问题会逐步得到解决。然而,高速服务区的充电桩建设不可能完全覆盖极端高峰期的需求,关键在于效率提升和资源优化配置。对于车主来说,提前规划路线,理性应对高峰期的压力,也是一种有效应对方法。

责任编辑:张佳鑫 0764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