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假将至,许多大学生在社交平台上收到了大量竞赛通知。这些比赛往往声称获奖证书能成为综合素质测评的加分项,帮助学生拉开差距,甚至为拿奖学金、保研提供便利。不少学生信以为真,纷纷报名参加。
然而,调查发现,市场上存在一批低门槛、高获奖率的竞赛,被称作“水赛”。这些竞赛组织松散,含金量低,却通过收取报名费、证书费、冠名费等方式获取丰厚利润。这类竞赛助长了学生的功利心,使他们为了加分而盲目参赛。
张莉是一名武汉高校数字媒体专业的大三学生,她曾参加过某全国广告大赛。她表示,自己用平时课堂作业投稿都能获得湖北省赛区优秀奖,而且获奖名单长达1000多行,感觉获奖证书是批量发放的。尽管如此,她和同学们还是多次报名参赛,因为这能为他们的综测加分,从而增加获得奖学金和保研的机会。
类似的情况在其他高校也很普遍。一些大学生表示,他们在期末考试前就已经收到多个竞赛邀请,部分机构甚至整理出中奖率高的竞赛列表,涉及传统文化、志愿服务等多个领域。有的竞赛明确表示只要在线答题达到一定分数就能获奖。
浙江一名视觉类专业大学生陈轩逸介绍了一个名为国文奖的竞赛,报名费80元,机构承诺参加就有奖,还能加综测分并有奖金。该竞赛奖项设置显示,60%的参赛选手能获得三等奖以上奖项,提交有效作品即可获得优秀奖,并可下载电子版获奖证书。
如今,在社交媒体上充斥着各种各样的竞赛宣传帖,其中不乏带有“全国”“国际”字样的赛事。某些中介机构力推的国际设计竞赛,报名费60元,获奖率高达65%以上。热门赛事的报名人数可达上千人,多个集结众多“水赛”的平台在大学生群体中具有较高知名度。
调查发现,这类“水赛”已形成生意模式。参与者需要缴纳报名费,有的赛事费用甚至高达千元。此外,获奖后若需纸质证书还需额外支付费用,硬壳证书和奖牌也需要付费购买。
业内人士指出,这类“水赛”只需花几十元报名费,提交简单作品即可轻松获奖,但含金量很低。同济大学教育评估研究中心樊秀娣在调查中发现,有些学科竞赛奖项比例高达参赛总人数的50%以上,部分赛事主办方对规则执行不严,导致奖项署名虚假情况时有发生。
针对“水赛”泛滥,部分大学生开始采取行动。上海某艺术类院校的大四学生陈高远与同学模仿了许多艺术竞赛的专业化特征,举办了一场名为“水赛杯”的讽刺活动。这一行为艺术揭示了大学生眼中的“水赛”逻辑。
21世纪教育研究院院长熊丙奇认为,大学生参与“水赛”主要是出于评奖评优和美化简历的考虑。学校在确定保研名单或评优评奖时,会参考竞赛获奖情况,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竞赛都会被认可。学院应建立竞赛白名单,帮助学生识别正规且有含金量的比赛。
樊秀娣建议,大学生学科竞赛应具备一定的技术难度,防止因功利目的而异化。学校要把好学生竞赛奖项的使用关口,守住学术诚信底线。教育主管部门也应加强对竞赛的监管,确保以赛促学的目标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