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5日10时33分将迎来小寒节气,这标志着一年中最寒冷的时段到来。在这个时节,养生的基本原则是养肾防寒,要顺应自然界的收藏之势,敛阴护阳,润养五脏。
当人体肾气不足时,会出现畏寒肢冷、腰膝酸软和乏力浮肿等症状。畏寒肢冷表现为手脚冰凉,喜欢喝热水、吃热饭,饮食过凉会引起腹痛、腹泻。腰膝酸软则表现为腰酸腿软,下肢发沉,走路时症状更明显。乏力浮肿的人群通常精神较差,容易疲乏,活动后更加明显,并伴有腰部以下浮肿,可能还有小便频繁、夜尿频多的情况。如果这些症状影响了正常生活,应及时就医。
在起居养护方面,《黄帝内经》建议冬季应“无扰乎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即适当早睡晚起,等太阳出来再活动,有助于阳气潜藏和阴精积蓄。此外,还要注意头颈、腰背、腹部和脚部的保暖。外出时穿高领衣服,戴围脖和帽子;背部可以晒太阳以强壮阳气;经常搓热双手按摩腹部或艾灸神阙穴,提高自身免疫力;睡前泡脚或搓脚心,促进血液循环。
小寒时节的饮食应注意温补、多样化和适量苦味食物。温补不仅指食物性质,还包括食物温度,如牛羊肉、鸡肉、鱼肉适合阳虚或寒性体质的人食用。每日摄入的食物种类不少于20种,做到精粗搭配、荤素兼吃。同时,增加热量和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以及粗粮、蔬菜、瓜果的摄入,达到营养均衡。中医认为,酸、苦、甘、辛、咸五味对应肝、心、脾、肺、肾五脏,苦味食物可以减少肾阴不足引起的阳虚偏亢。
在小寒时节,还应注意避免熬夜、急躁和大汗淋漓。熬夜会损伤阳气,降低免疫力,导致疾病发生。应早睡晚起,午休也有助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急躁易怒会导致肝火上升,引发头痛目眩、耳鸣、面红等症状,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需特别注意情绪稳定。锻炼时微微出汗即可,选择慢跑、踢毽子、打拳、散步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运动导致阳气外泄。居家练习八段锦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