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批国家集采结果公布,234家企业成功中标,药品价格大幅下降。这对老百姓来说是个好消息,因为以后看病能省不少钱。
不过,药价下降也引发了一些担忧:疗效是否会随之降低?“便宜没好货”的观念让不少人对这些降价药品心存疑虑,担心药效会打折扣。
这次集采竞争激烈,30多家上市药企纷纷拿出看家本领争夺市场份额。华北制药、科伦药业等老牌药企表现突出,分别有多种产品中选。这表明医药行业的竞争正趋向常态化,药企需要适应这种新的竞争模式,提升自身实力,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
国家推行集采的初衷是为了让老百姓用上买得起的好药。例如,雅安医保局提到,之前一款治疗乙肝的药物从88元一盒降到了5.5元,两次集采为当地居民节省了2700多万医药费。
尽管药价下降带来了实惠,但人们对药效的担忧依然存在。许多人认为“一分钱一分货”,担心低价药品的质量。甚至一些医生也对此表示担忧,怕药效不佳影响患者病情。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国家医保局和药监局强调,所有参与集采的仿制药都必须通过质量和疗效一致性评价,确保与原研药疗效相同。监管部门还加强了对中选药品的抽检和处罚力度,以保证药品质量。此外,集采主要砍掉的是流通环节的虚高价格,而非生产成本,不会牺牲药品质量。
专家解释说,通过带量采购,药企可以直接将药品卖给医院,省去了中间环节的费用,从而降低了药价。有些药品的成本降幅超过四成,但仍能保持高质量。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在某些方面甚至优于原研药,因此大家不必担心药效问题。
相关部门也在加大宣传力度,让更多人了解集采药品的质量保障措施,让大家放心使用。未来,随着集采的不断推进,会有更多质优价廉的药品惠及百姓,减轻他们的医疗负担。药价下降并不意味着药效降低,集采主要是去除了中间环节的“水分”。因此,大家可以放心使用集采药品,同时也要注意反馈用药情况,共同维护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