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12月9日,美国谷歌公司在《自然》期刊发表了利用105比特超导量子处理器“垂柳”实现码距最高为7的表面码量子纠错。一周后的12月17日,国家实验室105个量子比特的超导量子计算机“祖冲之三号”成果也在arXiv上公布。“祖冲之三号”处理器各项性能指标与“垂柳”处理器相当,这标志着中美两国在超导量子计算机研究上处于齐头并进的位置。值得注意的是,“祖冲之三号”的部分核心部件是在济南制备的。
济南高新区舜华路上,量子产业聚集于此。自2010年起,济南从零起步,十数年间持续深耕量子产业,现已在技术研究、产业发展、标准制定三个维度实现量子通信、量子计算、量子精密测量全领域布局。根据规划,到2025年,济南市量子信息产业规模力争突破百亿元,到2035年达到千亿级规模。
济南积极探索聚力平台、聚合人才、聚集产业、聚引投资的新模式,全力支持量子产业发展。将量子科技列入十大千亿产业振兴计划,并出台多项支持政策和发展规划,为量子产业发展提供明确的方向和支持。目前,国家实验室济南基地已落地,重点承接重大科学任务;国内唯一、国际首个量子领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获批,深度参与量子技术国际标准化工作;工信部“国家5G应用安全创新推广中心”也落户济南,推进量子通信技术创新和产业生态稳步形成。
量子产业存在盈利周期长、投资风险高等难题,但济南不断优化资源要素配置,从多个维度发力,实现了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的良性循环。得益于济南市的持续深耕和国家级平台的支持,济南的量子产业在众多城市中脱颖而出。
2024年初,济南举办了“泉城干部大学堂”专题讲座,邀请中国科学院院士潘建伟讲解量子科技。同年,济南充分发挥国家级平台作用,推动量子科技和产业发展,帮助研发平台对接资源、争取项目,开放应用场景。新一批实验室陆续建设,优秀量子技术人才向济南集聚,科研团队增加至17个,研究领域进一步拓展。
良好的产业氛围让人才心无旁骛做科研。研发团队完成1002公里光纤距离的量子密钥分发,创造无中继量子密钥分发距离的世界纪录;实现基于单光子干涉的远距离双节点纠缠,构建国际首个城域三节点量子纠缠网络;在亚微米级绝缘体铌酸锂集成化平台上首次实现低噪声的单光子级量子频率转换,一系列原创性成果接连问世。
2024年也是量子标准建设取得重大突破的一年。济南量子技术研究院推动6项国家标准获批立项,量子随机数领域首个国家标准通过技术审查,参与并归口管理的6项国家标准正式发布。在国际标准化方面,获批承担ISO/IEC量子技术联合委员会国内技术对口单位,助力济南抢占量子标准的国际话语权。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道路,济南组建了全国首个“颗粒物光量子雷达监测网络”,基本实现主城区全覆盖,监管效能大大提高。几天前,中国电信研究院联合多个机构,完成全球首个量子加密5G卫星通信“两星三网”融合试验,预示着量子保密通信离走进普通人的日常生活不远了。
量子通信方面,济南是量子保密通信“京沪干线”的重要节点城市,建设全球首套小型化量子卫星地面站,串联“墨子号”、“京沪干线”、“济南一号”等重要基础设施。量子计算方面,前瞻布局超导量子计算中央处理器研制平台,引进“九章”光量子计算机团队。量子测量方面,量子雷达在全国22个省份的55个城市实现了环保、气象等领域测试和应用。
目前,济南在量子计算、量子通信、量子精密测量三大领域布局了从材料、器件、模块、系统集成、应用到标准制定的量子信息全产业链条,汇聚了一批骨干企业。预计到2025年,济南量子产业将迎来技术和产业的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