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企间不同的充电站运营模式反映了各自的战略特点,但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提升车型销量。12月25日,小米汽车宣布与蔚来、小鹏、理想达成充电网络合作,超过1.4万个蔚来充电桩、9000多个小鹏充电桩以及6000多个理想充电桩将入驻小米充电地图,扩展了小米用户使用小米充电地图时的充电选择范围。
自今年3月上市以来,小米汽车首款产品SU7交付量快速攀升。小米创办人、董事长兼CEO雷军表示,小米汽车在11月的交付量再次突破2万辆,连续两个月交付破2万。基于这一强劲势头,小米汽车将2024年的全年交付量目标上调至13万辆。此外,小米汽车的新车型YU7也在筹备中,预计将于2025年6月或7月正式上市。
交付量的持续攀升和新车的即将上市带来了公共充电需求的增加。尽管小米汽车此前宣布会使用600kW液冷超充技术建设自己的超级充电网络,但雷军在一次直播中称,目前还没有大规模建设充电站的计划,国内现有的公共汽车充电桩数量已经足够。在降本增效的背景下,合理利用资源成为小米汽车等后入场企业的新选择。
新能源汽车发展初期,补能问题一直困扰着主机厂。由于早期新能源汽车保有量少,市场接受度低,公共充电桩布局不充分,主机厂必须亲自建设补能基础设施。十年前特斯拉进入中国时,在上海金桥建设了亚太区第一座超级充电站。此后两年内,特斯拉完成了100座超级充电站的布局。截至12月,特斯拉在中国大陆已布局2000多座超级充电站、11500多个超级充电桩。
特斯拉良好的充电体验助推了其在华销量。这种战略也被国内第一批新造车势力采用。蔚来在国内建设了大量充电桩,截至2024年12月中旬,蔚来在全国拥有2.44万个充电桩,覆盖全国范围。理想也在不断投入超级充电体系建设,截至2024年12月25日,理想超充站累计上线数突破1400座,拥有7206根充电桩。小鹏汽车截至2024年12月19日,自营充电站超过1830座,充电桩超过9370个,覆盖超过420座城市。
近年来,这些头部车企加大了充电网络对外开放程度。目前,小米、小鹏、理想、长安、吉利、上汽通用、路特斯、智己、鸿蒙智行等十几家车企的电车都可以使用蔚来充电桩。2022年,小鹏汽车宣布对外开放自有的充电体系,特斯拉也在中国对非本品牌车辆开放了充电服务。
对于小米来说,与这些头部车企合作可以减少重复建设的成本,避免冗长的基建周期,确保产品在投入初级就有良好的体验,同时提升补能设施利用率,实现行业共赢。
雷军表示,小米当前的首要任务是专注于汽车制造,致力于使小米SU7成为与公共充电桩兼容性和便利性最佳的电动汽车。这反映了中国补能市场的进展和挑战。从补能网络建设来看,中国拥有全世界最发达的电动汽车补能网络。中国充电联盟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11月,全国充电基础设施累计数量为1235.2万台,同比上升49.5%。2024年1-11月,充电基础设施增量为375.6万台,同比上升23.0%。桩车增量比为1:2.7,基本满足新能源车发展需求。
然而,充电基础设施在区域布局上存在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导致部分地区充电难。此外,充电标准尚未完全统一。中国制定了GB/T 20234等系列国家标准,理论上只要电动汽车和充电桩都符合相应的国家标准或国际标准,不同品牌的电动汽车通常可以在同一个充电桩上安全高效地充电。但在实际情况中,由于市场竞争和技术更新等原因,部分充电桩和电动汽车之间仍存在兼容性问题。小米等车企加入现有补能网络的行为有望加速统一标准的建设,提高所有品牌电车用户的充电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