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搬迁的话题上,很多人内心都有一份难以割舍的情感。特别是那些在土地上耕耘了几十年的老人们,面对新生活的选择时,他们的感受尤为复杂。王建民的故事揭示了这种情感的深刻与复杂,让我们深入了解这些搬迁背后的真实故事,感受那份对故土的深情。
“唉,真的不想搬,感觉这里就是我的根,哪怕是死,也要死在这里。”当搬迁成为一种选择时,许多人不愿意去选择,哪怕这个选择是对自己最有利的事情。搬迁意味着告别熟悉了几十年的生活方式、邻里和朋友,甚至是最亲近的家人也可能因此失去联系。这种不舍和犹豫,除了对新生活的未知恐惧,更多的是对旧生活的留恋,根本原因还是舍不得。
当局推行搬迁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障居民的安全。然而,保障安全与保障生活及心理适应是两回事。即使改善居民的生活条件,也不能保证他们能够适应新的生活环境。比如,一个朋友主动成为义务搬迁工作宣传员,劝说村民们搬迁的好处,但时间一长,村民发现并没有实质性改变,便不再听从劝说。
村里的老人居多,子女大多在外打工,很少回家。对于搬迁这件事,老人们无从决定,也不知如何是好。有的虽然签字同意搬迁,但心里仍不甘心。以王建民为例,他不同意搬迁,即便房子被淹也要花钱装修。他的理由很简单:面子问题。作为曾经的小干部,不装修会被嘲笑,无法在村里立足。装修花费十几万,即便赔本生意也要做,因为面子比钱更重要。
湖南省提出在团洲垸开展蓄滞洪区居民迁建试点后,整体搬迁已经开始实施。计划到2025年汛期前完成整体搬迁,新的居民楼正在乡镇上施工,预计下个月就能全部竣工,届时村民们可以陆续入住。然而,新环境带来的不适应将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居民们需要重新建立社区关系和生活习惯,适应新的居住环境。
对于这些老人们来说,他们已经习惯了在一个地方生活,习惯了一个地方的人和事。虽然有班车每天往返于岳阳和团洲垸之间,但出行方式单一,班车司机不能随时停靠,使得他们在搬迁话题上讨论热烈。
2023年7月5日17时48分,华容县团洲垸洞庭湖一线堤防发生管涌险情,紧急封堵失败后堤坝决堤,决堤口一度达226米,8日22时31分完成堵口。在华容县委召开的专题会议上,县委书记戴君浩要求全力以赴抓好灾后重建各项工作,确保如期实现“安居乐业”目标。会后,各级各部门加班加点开展灾后重建工作,把恢复生产、改善生活条件作为首要任务,促进就业、保障民生、服务扶贫,进行生态修复、产业重组、基础设施重建,帮助群众重拾信心、恢复生机。
搬迁不仅仅是物理上的迁移,更是情感和生活方式的重塑。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故事与坚持,这些故事值得我们倾听和反思。你如何看待农村搬迁这个话题?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