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失能老年人数量持续增长,截至2023年底已达约3500万。这些老人的患病率是总人口平均水平的4倍,带病生存时间超过8年。长期照护难题让许多家庭在经济和心理上承受巨大压力,“一人失能,全家失衡”的现象普遍。社会性、专业性、多层级养老服务需求日益增加,但专业护理人员短缺,针对重度失能老人的养老服务、设施供给不均衡,长护险覆盖面不足等问题依然存在。如何有效满足失能老人的长期照护需求,已成为国家养老事业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建立经济上可承受、服务内容精准覆盖、专业能力持续提升的长期护理体系,不仅关系到失能老人的生活质量,也影响家庭稳定与社会和谐。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失能老年人群体规模急剧扩大。据统计,2023年底我国失能老年人占老年人总数的11.6%,学者预测到2030年这一数字将达6168万,2050年接近1亿人,约占总人口的7%。
失能问题复杂,涉及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心理健康和社会关系。失能老人的护理往往伴随突如其来的健康变化,如意外摔倒、慢性病恶化或突发性疾病,加速了从部分自理到完全依赖的过程。根据国际标准,失能老年人是指因年迈虚弱、残疾、患病、智障等无法独立完成日常活动的老人。
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涉及经济、时间和情感的多重压力,对社会保障体系、医疗服务供给和护理人才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尽管我国已探索失能老年人长期护理服务体系,通过政策支持、试点推进和服务供给优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护理服务资源分配不均、护理体系覆盖不足、服务供给层次单一、专业人员匮乏等方面仍面临挑战。
T先生的家庭经历反映了失能老人护理的多重困境。母亲最初表现为小便失禁,随后一次滑倒事故打破了家庭的脆弱平衡。T先生逐步购入纸尿裤、轮椅等辅助设备,安排妻子负责日常护理,但很快发现单靠家庭成员的努力远远不够。于是,他决定从医院雇佣一位全职住家护工来承担主要护理工作。然而,护工技能有限,难以应对一些微妙的健康问题。母亲多次住院,医院倾向于“快进快出”,急诊抢救完便匆忙出院,忽略了长期护理需求。社区医疗机构缺乏能力承接这些任务,家庭成为实际的护理主体,却缺乏足够的资源和专业知识。
T先生家庭的经历揭示了当前我国失能老人长期护理体系中的几大核心痛点:长期家庭负担、服务支持断层、专业能力欠缺和心理支持缺失。这些问题不仅是T先生家庭的困境,更是我国护理服务体系亟需解决的结构性问题。
为了缓解当前护理体系的困境,可以采取以下措施:完善长期护理保险体系,加快推动全国覆盖;实施分级补贴政策,提供差异化经济补贴;鼓励企业福利计划,为员工提供失能家庭成员护理补助;推广“喘息服务”,为照护者提供短期休息的替代服务。此外,还需构建医院、社区、家庭的联动机制,加强社区服务能力,扩充社区医疗机构的功能,提供专业护理服务;推动医养结合模式扩展至重度失能护理领域,设立标准化服务内容和流程;加强护理人才培养与专业化发展,鼓励高校开设相关专业,提升现有护工的专业技能;关注失能老人的心理需求,建立心理支持体系,开展心理健康培训。
通过逐步完善政策保障,优化服务供给,提升护理专业化水平,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为失能老人创造更有尊严的生活条件,同时减轻家庭负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