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冬季节,不少人开始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但往往认为这只是小毛病而不予重视。实际上,这可能是肺功能发出的警告信号,特别是40岁以上的人群,慢阻肺这个“沉默杀手”正在悄悄逼近。据统计,在我国40岁以上人群中,每8人中就有1人患有慢阻肺,而大多数人并不知道自己已经患病。
今天是世界慢阻肺日,主题为“知道你的肺功能”。在当天的科普活动中,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提醒大家:“40岁以上的人群,每年体检时别忘了查肺功能,这就像量血压一样重要。”
慢阻肺全称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逐渐削弱呼吸能力的疾病。典型症状包括咳嗽、咳痰和呼吸困难。最可怕的是,很多人在早期几乎没有症状,一旦症状明显时,肺功能可能已经严重受损,难以恢复。我国是全球慢阻肺患者最多的国家之一,目前患者人数高达近1亿,每年因慢阻肺死亡人数超过100万。慢阻肺已成为我国第三大致死疾病,仅次于心血管疾病和癌症。然而,公众对这种疾病的知晓率却不到10%。
更令人担忧的是,超过90%的慢阻肺患者此前从未被确诊。许多人直到出现明显的气喘甚至无法完成日常活动时,才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但此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钟南山院士表示,慢阻肺虽然无法完全治愈,但如果能在早期发现,就可以通过干预措施有效改善生活质量,减缓病情恶化。
肺功能检查是一项无创、简单但非常重要的体检项目,可以测量肺部是否正常工作。由于公众对肺功能检查的认知不足,很多体检机构和个人忽视了这项检查的重要性。钟南山特别建议,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尤其是有长期吸烟史、慢性咳嗽、咳痰或气喘症状以及家族中有呼吸道疾病史的人,更要每年做一次肺功能检查。
钟南山院士指出,慢阻肺在我国面临“三高三低”的防治难题: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社会经济负担高;知晓率低、诊断率低、规范化治疗比例低。这些问题的背后既有公众健康意识薄弱,也有医疗资源配置不均衡的原因。要破解这一困局,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通过科普宣传提高大众对慢阻肺的认知;在基层医疗机构推广肺功能检查,培训更多医务人员掌握规范化的肺功能检测技术;高危人群要主动将肺功能检查列入每年的健康体检项目,并加强秋冬季节的防寒保暖,避免呼吸道感染诱发急性加重。
慢阻肺悄无声息地影响着肺功能,很多人对它的早期症状不够重视,等到病情严重再治疗,效果大打折扣。钟南山院士的一句提醒值得我们每个人牢记:“40岁以上,肺功能检查要年检!”正如我们重视血压、血糖检测一样,肺功能检查也应该成为健康体检的常规项目。让我们从今天开始,关注肺健康,远离慢阻肺的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