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教育部公布了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据统计,202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为388万,较2024年的438万减少50万人,相比2023年减少86万人。这是考研报名人数连续两年下降。
数据显示,2015年考研报名人数为164.9万,此后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增长,2022年迈入400万大关。2023年达到474万人,创下新高。如今,考研报名人数出现拐点,这引发了人们对考研难度、研究生学历价值以及报考人数下降原因的关注。
尽管报考人数降低,并不意味着上岸难度变小。自2015年起,考研报名人数持续快速增长,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高达474万人,但当年的考研报录比仅24.23%,超过300万人落榜。2024年,全国考研报名人数首次出现下降,减少了36万,但研考国家线和各高校的复试线却“不降反涨”。哲学、法学、文学、体育学、历史学、理学、医学、管理学、交叉学科等专业的学硕国家线相比上一年都有所提高;专业硕士的招录方面,法学、文学、历史学、医学等专业的国家线也有所提高。
近年来,有相当数量考生报名后放弃考试。2023年考研报名人数474万,但实际参加考试人数只有310多万,约有160万人因各种原因弃考。部分准备先报名再说的考生,在报名时就想清楚了,不再盲目报名。专家预测,2025年将会有50-60万报名考生放弃参加考试,参加考试的考生中,仍然会有200万左右无法上岸。
“卷学历”的问题依然存在,但其性价比在急剧下降。研究生就业情况并不比本科毕业生好,研究生学历贬值、“高学历低就业”现象迫使大学生不能再把考研作为就业避风港。培养自己的核心就业竞争能力比一纸高学历更重要。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在高等教育普及化之后,专、本科生增多,研究生也越来越多,加之近几年经济下行,“卷”学历不一定能解决体面就业的问题。有些人认为,用三年甚至更长时间去取得一个硕士文凭,未必比大学毕业开始积累工作经验的性价比更高。
除时间和经验成本外,考研的经济成本也是大学生关注的问题。国内研究生教育招生规模持续扩大,专硕招生比例持续上升。到2025年,专硕招生规模将约占硕士招生总规模的三分之二。不少院校的专硕学费也在上涨。例如,上海交通大学机械(工业设计)硕士从2025级开始,学费涨至16万元/期;金融类硕士费用更高,如上海财经大学金融专硕的学费总额为22.8万元。许多专硕生表示,由于很多高校不再给专硕提供宿舍,读研期间需要在校外租房,增加了经济负担。
在外部环境和个人选择的综合影响下,考研人数减少其实是一种进步。未来,更多人将是“按需读研”,即不一定在本科毕业时深造,而是先工作几年,等个人发展目标清晰后再读研。同时,这也会进一步倒逼高校加快推进研究生教育改革,更好地适应不同年龄段人群的深造需求,满足个人和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