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规电动自行车为什么多?市场监管总局深入整治!

封面新闻 2024-06-28 17:06:08
A+ A-

截至6月初,各级市场监管部门共检查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13.4万次,约谈1.6万家企业,责令4220家企业整改,暂停或撤销了201张电动自行车CCC认证证书,并立案查办了3673起违法违规案件,罚没金额达1550万元,移送司法机关29起。这些数据来自市场监管总局,反映了对电动自行车市场监管力度的加强。

6月26日,市场监管总局质量监督司副司长王胜利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总局高度重视电动自行车的安全问题,开展了全链条的安全隐患整治行动,包括推进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加强认证监管、强化质量安全监督抽查、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等措施。

违规电动自行车为什么多?市场监管总局深入整治!

市场监管总局与工业和信息化部等部门合作,推进电动自行车强制性国家标准的制修订工作。今年4月底,发布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并完成了《电动自行车用充电器安全技术要求》强制性国家标准的第1号修改单(征求意见稿)的编制。同时,正在积极推动《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和《电动自行车电气安全要求》两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工作。

违规电动自行车为什么多?市场监管总局深入整治!

在认证监管方面,市场监管总局推进了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充电器的强制性产品认证管理工作。发布了2024年第2期认证有效性抽查结果的通告,并公布了2023年度包括电动自行车在内的认证有效性抽查结果。同时,开展了2024年认证从业机构的“双随机、一公开”检查,对认证机构和指定实验室进行了检查。

在质量安全监督抽查方面,电动自行车及其充电器和电池等相关产品被纳入2024年国家质量监督抽查计划。全国市场监管部门已部署开展了电动自行车整车及其充电电池质量专项监督抽查,完成了1495批次整车和1145批次充电电池的抽样检验。

针对电动自行车及其充电器和电池生产销售中的关键环节,市场监管总局制定并印发了生产单位和销售单位的质量安全风险管控清单,督促属地市场监管部门引导相关企业建立“日管控、周排查、月调度”制度。此外,市场监管总局还加强了对网络交易电动自行车和即时配送平台的监管,联合公安部、商务部、国家消防救援局、国家邮政局等部门召开行政指导会,督促相关电商平台和即时配送企业严格落实主体责任,做好自查自纠和整改工作。

为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市场监管总局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了《关于规范电动自行车充电收费行为的通知》,提出严格明码标价、依法加强监管等六项措施,确保电动自行车用户在户外充电时能够负担得起并愿意使用。

王胜利表示,下一步,市场监管总局将继续深入推进电动自行车安全隐患全链条整治工作,确保各项任务和措施落实到位,切实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通过全面加强对电动自行车市场的监管和整治,市场监管总局致力于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可靠的电动自行车产品,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市场环境。

责任编辑:张佳鑫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