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教授谈新传专业遇冷 就业市场与个人选择的博弈

蝶变志愿 2024-06-26 16:53:34
A+ A-

厦大教授谈新传专业遇冷

新闻传播学专业的实际就业情况与市场需求紧密相关。当该领域人才供应过剩时,毕业生会面临较大的就业压力和激烈的竞争;反之,若人才供不应求,则毕业生的就业形势相对乐观,找工作更为轻松。厦大教授谈新传专业遇冷!

近期,教育界内对新闻传播学专业的评价出现了分歧。知名讲师张雪峰在一次直播中表达了对该专业的消极看法,认为其缺乏前景和出路,推荐学生考虑其他更具潜力的专业。此番言论随即引发了广泛争议,特别是引起了新闻学界诸多教授学者的批评,指责其言论过于片面且不负责任。

张雪峰随后对此解释,强调对于普通家庭背景的学生而言,选择专业需务实,应优先考虑个人适应度及就业的实际可行性,而非盲目跟风。

另一知名网红教师储殷则从另一个角度解读了这一争议。他认为张雪峰的观点有其特定的适用群体。他指出,对于真正热爱新闻专业并亟需就业以改善生活状况的学生来说,新闻专业仍旧是一个可行的选择。储殷还提到,尽管新闻专业面临挑战,但它能够提升个人素质、开阔视野,具备一定的职业发展潜力。同时,储殷鼓励学生们积极面对多变的就业环境,不断提升自我。

两位老师的讨论间接强调了无论选择哪个专业,关键在于学生自身的能力提升和专业技能的精进。只要个人能力强,乐于学习,无论何种专业背景,都能在职场上找到立足之地,甚至跨领域发展。

至于新闻传播学的就业前景,它涵盖了传统媒体、新媒体策划及行业编辑等多个方向。传统媒体如报纸、广播和电视仍然是传媒行业的支柱,对专业人才的需求持续存在,尤其在广播电视领域,年增长率约为4%。然而,不同地区的薪资水平差异显著,一线城市如北京、上海的新闻学毕业生平均起薪可达6千元左右,而三四线城市的同类岗位平均薪资则低至3千元左右,且转行现象较为普遍。

总体来看,新闻传播学毕业生的就业领域宽泛,不仅局限于各大新闻机构,还包括各类媒体和编辑岗位,显示出该专业在理论与实践结合上的优势,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职业路径。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