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打算给C-17装弹鼓,秒变武库机,又会是“美国设想中国实现”?

枢密院十号 2024-06-26 06:07:27
A+ A-

美国波音公司近日展示了一款能够安装在C-17运输机机舱内的导弹发射系统,用于快速发射高超音速导弹,能让运输机秒变搭载高超音速导弹的“武库机”。倘若真的能够实现,这种发射系统能否成为改变战局的关键?这一设计对于我们研发类似装备又有哪些启发?

据“陆军识别”网站6月22日报道,美国波音公司近日发布了一段技术演示动画,展示其最新研发的“左轮手枪”(REVOLVER)发射系统,这一设备能让美军的C-17战略运输机快速发射十余枚X-51A高超音速导弹。

波音欲给C-17运输机装导弹发射系统

C-17运输机发射高超音速导弹模拟动画

报道称,“左轮手枪”发射系统安装在C-17运输机的货舱内,配备有两个前后安装的“弹鼓”和电磁弹射装置。在演示动画中,前后两个“弹鼓”都配备了6枚导弹,“弹鼓”结构可以独立旋转,每次发射的是靠近舱门的“弹鼓”里的最下方的导弹,导弹发射后“弹鼓”旋转,当空余挂弹架转动至最上方时,后方“弹鼓”里的备用弹会向前滑动至前方的“弹鼓”里,然后“弹鼓”继续旋转,等到这枚导弹旋转到最下方的位置时就可以弹射发射。

通过这种交替转动“补空”的方式,“左轮手枪”系统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发射12枚X-51A高超音速导弹。导弹被弹射出尾舱门后并抵达安全距离后会自动点火,然后飞向目标。

报道称,该系统通过精准的设计,确保每一枚导弹都能快速、精确的部署,从而“增强美国的空中打击能力”。

从技术原理上来说,这的确是一种简单、高效的导弹部署方式,用“弹鼓”来存储和发射导弹也能最大限度地利用C-17运输机的货舱空间。相比地面直接发射,空投高超音速导弹能使其在发射时就具备了高度和极高的初速度,也能一定程度上提升导弹的射程。

波音打算给C-17装弹鼓,秒变武库机,又会是“美国设想中国实现”?

波音展示的REVOLVER旋转发射系统

更为关键的是,使用这套发射系统无需对C-17运输机进行复杂的改装,只需要把整套发射系统塞进货仓里再加以固定就可以。而对于拥有200多架C-17运输机的美国空军而言,如果都安装上这种导弹发射装置,的确能显著增强其空中打击能力,能让运输机变成“武库机”。

波音公司推出这一发射系统的背景,就是美国空军近些年一直在不断尝试从运输机上空投发射巡航导弹,让运输机具备一定的防区外打击能力。

其实对于美军而言,尝试用运输机执行远程打击任务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上世纪70年代,美国空军曾提出使用波音747客机携带50枚到100枚巡航导弹作战的打击概念;同一时期,美国空军还曾在“空中机动可行性试验”中,使用一架C-5A战略运输机空投了一枚“民兵”洲际弹道导弹,导弹在空中成功点火,验证了该武器的空中发射能力,也让人们看到了运输机空投弹道导弹的技术可能。

到了2019年,美国战略与预算评估中心在其发表的《大国竞争时代的空军力量》文件中指出,面对规模大、高强度的未来战争,美国空军需要打击的目标数量多、分布广,因此需要进一步提升远程火力投送能力。

波音打算给C-17装弹鼓,秒变武库机,又会是“美国设想中国实现”?

美军运输机使用“迅龙”托盘发射导弹

在这一理念的指导下,美国空军也迅速开展了对运输机快速、大量空投导弹能力的研究。其最直接的产物,就是于2019年年底提出的“托盘式弹药”概念。到了2021年11月,美国空军首次公开展示了安装在MC-130J运输机上的“迅龙”托盘式弹药武器系统。

“迅龙”托盘式弹药的发射过程就跟普通空投一样,利用减速伞将整个托盘带出机舱,随即释放降落伞让整个系统以竖直的状态稳定下降,并在下降过程中逐一发射远程巡航导弹。

2022年11月,美军又在挪威海上空测试了“迅龙”系统,发射了一枚JASSM-ER导弹(联合空对地防区外增程巡航导弹);在2023年7月由美国空军空中机动司令部主导的“机动卫士2023”多国联合演习中,美军再次测试“迅龙”系统。美国“任务与目的”网站对此评价称,此前想要密集发射巡航导弹打击如此遥远的目标,只有B-1B或B-52等少数战略轰炸机才能做到。但如今有了“迅龙”系统,美国空军的C-17和C-130运输机不需要经过复杂改造,就可以直接投入战斗第一线。

此次波音展示的“左轮手枪”发射系统,要比“迅龙”这一类的托盘式弹药发射系统更为先进,最明显的优势就是发射效率更高,而且通过电磁弹射的方式,可以精准控制导弹出舱的速度和投弹间隔。由于托盘式弹药的投放还涉及到整个托盘出仓后姿态由水平状态转换到垂直状态的问题,所装的导弹长度不宜太长,对导弹重心位置也有一定要求,而REVOLVER系统能发射体积和重量都更大的导弹,使用上更为灵活。

波音打算给C-17装弹鼓,秒变武库机,又会是“美国设想中国实现”?

美军B-52H轰炸机携带X-51A高超音速飞行器测试

使用运输机作为导弹发射平台,优势也十分明显。首先是无需复杂的改装就能让运输机发挥出轰炸机的功能,研发和维护成本都很低;其次是运输机的载弹量要比轰炸机更大,配备导弹发射系统后可发动饱和打击;再有就是运输机具备一定的迷惑性,仅从外观无法判断其是否具备打击能力,如果对手想要对所有运输机都进行跟踪侦测,势必也会消耗大量资源和精力。

不过对于美国在将运输机改装成“武库机”方面的技术的进步,我们也不必太过紧张。例如“左轮手枪”发射系统所发射的X-51A高超音速导弹,虽然研发较早,但却在测试中屡次“掉链子”。从2010年5月到2012年8月,X-51A的3次飞行试验以失败告终,而且每次出现的问题都不一样,这也表明其整体技术都还有待提高。而美国空军的另外一款高超音速导弹——AGM-183A在首次试射时就出现未能从载机上脱离的问题,第二次试射中又出现导弹脱离载机后助推器未能点火的故障,第三次试射还是以失败告终。足见美国的高超音速武器是有多么不靠谱,即便有了高效的发射装置,也可能会面临无弹可用的窘境。

不过波音的这套“左轮手枪”发射系统为我们打开了新思路,在研发类似系统和装备时值得借鉴和参考。其原理并不复杂,而电磁弹射技术对于我们来说更不是难题,加上现成的高超音速武器和大型军用运输机平台,一旦我们决定要做,恐怕是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了。或者就像有的网友说的:“老美负责设想,我们负责实现。”

责任编辑:张蕾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