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影节“十日谈”:中国电影的成长之旅,内容为王再掀热潮

每日经济新闻 2024-06-23 22:38:04
A+ A-

6月23日,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在历经十天的精彩后圆满落幕,其高潮部分——金爵奖颁奖典礼于22日晚在上海大剧院华丽上演。此届电影节吸引了来自29个国家和地区共计50部作品参与金爵奖五大单元的竞争,法国导演陈英雄作为主竞赛单元评委会主席强调,电影节的精髓在于发掘最优秀的电影作品,以电影之名汇聚梦想与荣耀。

上影节“十日谈”:中国电影的成长

中国演员黄晓明凭借影片《阳光俱乐部》荣获最佳男演员奖项,该片起源于四川的影视项目。黄晓明在获奖感言中深情回顾了自己26年的演艺之路,感慨万千,表示这次获奖仿佛让他重遇了初心未改、勇敢无畏的18岁自己,这份肯定激励他继续坚定前行。

上影节“十日谈”:中国电影的成长之旅,内容为王再掀热潮

上海国际电影节之所以能持续吸引电影从业者、企业及影迷的关注,不仅因为它承载了对电影艺术不变的热爱,更因为它扮演着电影产业与市场风向标的角色。电影节期间,产业链各环节的精英汇聚一堂,交流最新资讯,面对行业挑战,共谋发展。

上影节“十日谈”:中国电影的成长之旅,内容为王再掀热潮

然而,近期电影市场遭遇寒流,2024年端午档票房成绩黯淡,仅3.83亿元的总票房,创下近十年同期第三低。业内人士与影迷对此深感震惊,纷纷质疑电影市场的现状。博纳影业董事长于冬在上影节受访时指出,问题核心在于优质内容的缺失,市场急需新鲜血液和大片级作品。

上影节“十日谈”:中国电影的成长之旅,内容为王再掀热潮

为此,上影节推出了“2024华语巨制巡礼”,为暑期档带来强心剂,包括乌尔善的《异人之下》、徐峥的《逆行人生》等多部类型各异、题材丰富的华语大片即将登陆大银幕,旨在提振市场信心,满足观众对高质量内容的期待。

上影节“十日谈”:中国电影的成长之旅,内容为王再掀热潮

尽管2023年中国电影票房已恢复至2019年的85%,居全球前列,但观影人次和频次的不振仍显露出市场的隐忧。上影节期间,通过聚焦“品质感、工业化、大制作”,行业内外共同探索推动中国电影市场高质量发展的路径。

上影节“十日谈”:中国电影的成长之旅,内容为王再掀热潮

此外,如何吸引年轻观众回流成为行业热议话题。一方面,重量级新片的推出有望缓解市场焦虑;另一方面,如IMAX中国CEO孟丹青所言,提供多元内容,创造独特的观影文化场景,成为“拉新”观众的关键策略。万达电影董事长陈祉希则从数据分析出发,强调内容创新与构建专属电影文化场景的重要性。

上影节“十日谈”:中国电影的成长之旅,内容为王再掀热潮

AI技术在电影节上引发热烈讨论,既是被视为生产工具,也被认为是数字资产的未来形态。光线传媒与博纳影业的高层就此展开了观点碰撞,而青年科学家戴勃与动画人王卯卯则从技术和创意角度分享了AI在影视创作中的应用与潜力,同时提醒保持创意的核心地位,勿让技术主导创作。

上海国际电影节颁奖典礼巧妙融入AI元素,通过视觉艺术展现了科技与电影的完美结合,预示着科技将激发电影人更多的创作灵感。

责任编辑:张蕾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