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萍根本不可能在数竞决赛作弊!考试现场360度无死角 监控铁证待成绩揭晓

Mr王的饭后茶 2024-06-23 19:22:53
A+ A-

姜萍在阿里国际数学竞赛预赛中以惊艳的成绩脱颖而出,赢得广泛赞誉,同时也招致了诸多质疑。她和校方选择沉默,专心备赛,但这并未平息外界的猜疑声浪。

其中,一位自称为数学竞赛金牌教练、北大硕士的博主赵斌,尤为积极地提出质疑,断言姜萍的成绩极有可能造假,并将矛头指向其指导教师王闰秋。对此,另一名北大校友博主表达了不同意见,他指出:尽管姜萍的成绩让人难以置信,且比赛视频存在疑问,但当前所有的质疑均缺乏实证,仅停留于推测层面。他强调,若赵斌真为北大硕士,应了解科学精神不基于无根据的猜测。

至今,无人能提供确凿证据证明姜萍作弊,而将自证清白的责任强加于她,违背了“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构成了诽谤。

6月22日,姜萍参加了决赛,在严密监控下完成了比赛,这为后续的成绩对比提供了可能。理应等待决赛结果公布,以两轮成绩互为参照,作出更为客观的评判。

然而,部分人士急于求成。6月23日凌晨,一名博主声称受托发布了一份37名决赛选手的联名信,信中重申了对姜萍的质疑,并请求公开其预赛试卷及启动独立调查。此信虽引发新一轮质疑,但细究之下,其论据不过是重复之前的猜测,并未提出新证据。加之信中提及的委托人Richard Xu并未出现在决赛名单中,信件的真实性存疑。

整个争议焦点集中于姜萍的学历背景、日常成绩以及网络流传的一张板书照片。达摩院已澄清,初赛后并未要求姜萍复考,该照片来源不明。要求对姜萍进行特殊对待,显然是不公平的,联名信更像是为了扩大事态。

令人不解的是,这群号称“与数学同在”,视真理高于一切的数学爱好者,竟忽视了猜测不能替代证明这一基本数学原则。若凭空猜测即可定案,数学的严谨证明岂不成为空谈?

8月即将揭晓姜萍的决赛成绩,为何不能让这位17岁少女享受一个无忧的假期呢?希望各方摒弃私心,理性对待,毕竟,不必要的纷争有损阿里达摩院的形象。

责任编辑:张蕾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