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向姜萍抛来橄榄枝,为何是欢迎报考而非破格录取 公平与个性化之辩

澎湃新闻 2024-06-17 20:08:41
A+ A-

江苏涟水县一名17岁的中专女生姜萍,在2024阿里巴巴全球数学竞赛中以预赛第12名的优异成绩闯入决赛,这一成就引起多所高校的关注。尽管如此,这些高校一致表达了“欢迎报考”的态度,而非部分网友提议的“破格录取”。浙江大学科举学与考试研究中心的苑津山博士在6月17日接受采访时强调,高考作为一项高风险、广泛影响的选拔考试,已经建立起高度规范且公平的制度。将大规模公平性与个体特殊情况相结合存在挑战,尤其当社会性竞赛与高考相联系时,可能为不公平因素的介入提供空间,因此,任何破格行为都需慎重,确保公平公正。

多所高校向姜萍抛来橄榄枝,为何是欢迎报考而非破格录取

姜萍是一名学习服装设计的中专生,她的名字出现在决赛名单上,周围是来自国内外顶尖学府如北大、清华、麻省理工、剑桥的选手,这使她成为该赛事历史上首位晋级决赛的在读中专生。东华大学,以其纺织科学与工程的卓越学科背景,通过官方平台向姜萍发出邀请,鼓励她考虑既能追求服装设计梦想,又能探索数学世界的可能性。同时,江苏大学和常熟理工学院也相继表示欢迎姜萍报考,并提出各自的优势和培养方案,尤其是常熟理工学院提出了在本科阶段打牢基础,未来再到浙大深造的建议。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多所高校表达了对姜萍的兴趣,但均明确表示录取需遵循高考正规流程。根据江苏省的中职职教高考实施办法,招生遵循严格的计划和流程,确保公平竞争。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的储朝晖研究员指出,对于想要进入顶尖学府的学生而言,通常需要通过普通高考这一渠道,而即便是在针对特长生的“强基计划”中,高考成绩依然占据重要位置。

“强基计划”作为旨在选拔并培养服务于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且具备优秀综合素质或基础学科拔尖能力学生的项目,虽然为特定学生群体提供了额外的途径,但仍强调了高考成绩的重要性。清华大学和浙江大学等高校的强基计划招生简章也清晰展示了高考成绩与综合考核结合的录取机制,同时对特殊才能学生设有破格入围条款,但强调整个过程必须保证公平公正。

姜萍的故事不仅是一次个人成就的展现,也促使社会各界思考当前教育评价体系的全面性和包容性,以及如何为不同类型的天才和创新人才提供成长的土壤。专家建议,应进一步完善破格录取机制,确保其基于科学、公平的标准,通过专业评估并保持过程的透明度,以回应公众对教育公平的期待。

责任编辑:张蕾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