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评教师受处分:奖惩不应机械化,人性温度何在?

网易 2024-06-17 11:53:35
A+ A-

6月16日,网络热议一起事件:南方医科大学一名教师因救人而上课迟到,随后受到校方处分。据悉,该教师俞莉于5月10日在准备教授《Pediatrics》课程前,发现其负责的患儿病情危急,需紧急处理,故而上课迟到29分钟。校方判定此行为构成教学差错,对其处以扣除当月奖金、全校通报批评及取消年度评优资格,媒体评教师受处分:奖惩不应机械化。

网友们对此处分提出异议,认为医生在紧急情况下施救是职业本能与医德体现,俞莉老师的行动是对学生最生动的教育实例,应当获得认可和支持。同日,南方医科大学回应称,正关注并核实相关情况,强调生命至上、救死扶伤是学校坚守的原则,将适时公布后续处理结果。

媒体评教师受处分:奖惩不应机械化,人性温度何在?

在医学院的教学体系中,俞莉作为兼具医疗实践与教学能力的双师型人才,其行为虽违反了学校关于教师迟到的严格规定,但被归类为最轻微的“教学差错”。校方宣传部门解释,此分类已是最低级别惩罚,并指出患者救治未因俞莉在场与否受影响,遇紧急状况可事先电话报备。

学校处理此事时,虽遵循规章制度并尽量从轻发落,却也显露了制度执行中的刻板与缺乏温情。医学院的教育目标在于培育既具高超医术又怀揣仁爱之心的医生。俞莉在可能遭受处罚的预知下,毅然决定留下救助病人,展现了医者本色。

这一处罚决定,虽合乎规则,却显得缺乏人情味,可能导致今后面临类似情境的师生,在伸出援手前顾虑个人名誉与利益损失。

教育不应忽视生命的不可逆性。对于此次事件,学校亟需提供合理解释,正面肯定俞莉挽救生命的举动,并制定明确的应急流程,确保未来在应对紧急医疗情况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责任编辑:张佳鑫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