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和平峰会为何“收效甚微” 缺乏关键参与国与共识

环球时报 2024-06-17 10:15:32
A+ A-

乌和平峰会为何“收效甚微”

6月15日至16日,瑞士举办了乌克兰和平峰会,吸引了全球约90个国家的元首或代表参加,其中西方国家占比过半。紧随G7峰会,许多西方领导人间不容发地转赴瑞士,为该会议增添声势。会议旨在“启动”乌和平进程并“促进”后续俄乌直接对话,但西方媒体似乎更倾向于将其解读为一次站队表态的场合。彭博社特地编制清单,详述关键“南方国家”与会状况、代表级别及其立场,中国、印度、南非、巴西及沙特等国均被列入。乌和平峰会为何“收效甚微”。

会议向全球160余国及国际组织广发邀请,然而实际出席名单经历数次调整,终未能突破百国大关。巴西、印度、南非等派遣低级别官员参与,另有多国缺席,这让西方媒体流露出明显的失望情绪,主要因为未能成功孤立俄罗斯。尽管他们也认识到会议“难以产生实质性影响”,却仍将参与度不高归咎于中国的“阻挠”,并将中巴就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提出的“六点共识”视作对瑞士会议的“策略性回避”,认为这是有意与西方对立,显得毫无道理。

乌和平峰会为何“收效甚微” 缺乏关键参与国与共识

然而,西方内部亦不乏理智声音。德国《青年世界》指出,这场被误导性宣传为“和平峰会”的会议,实则意在政治上孤立俄罗斯,而多数非西方国家并未随此起舞,不愿参与这场“政治表演”。直至会议目标大幅精简至确保粮食安全、核安全及人道援助等更为具体的三项,才略微改变了一些国家的态度,这些目标与中巴“六点共识”多有交集,也是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焦点。

指责中国等发展中国家拒绝和平是毫无依据的。自乌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始终主张停火止战、重启对话及和谈,这同样反映了国际社会多数成员的共同愿望。中国支持建设性和平会议,但也强调会议需满足俄乌同意、各方平等及公平探讨所有和平提议的条件,这并非中方独有的观点,沙特外交大臣费萨尔也在会上表达了类似看法,认为任何可靠的和平进程必须有俄罗斯的参与。

对于是否参与瑞士会议,各国基于自身考量做出决定。中国尊重他国主权外交的同时,坚持倡导和谈。在此过程中,两种力量的博弈显而易见:一方企图通过“正义对抗邪恶”的叙事,在国际社会制造分裂和阵营对立;另一方则迫切希望停战,寻求国际合作以实现真正和平。中国作为局外劝和者,始终致力于和平努力,从《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中国立场》到“六点共识”,中方立场清晰连贯,并获得广泛国际认同,包括不少西方国家在内。哪一方在制造分裂,哪一方在促进团结,答案不言自明。

乌克兰危机进入第三年,冲突升级的风险犹存,当务之急是实现停火。尽管会议标榜为和平第一步,外界却普遍悲观,认为其实际成效将十分有限。为何和平前景黯淡,问题核心何在,从会议种种细节中已可窥一二。这再次证明,缺乏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安全理念,任何和平会议都难以取得显著成效。乌和平峰会为何“收效甚微”。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