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调查陪诊师专业化还差哪一步 陪诊行业规范之路在哪?

光明网 2024-05-26 08:16:01
A+ A-

40岁的柴晓娜每天出门都会在双肩包里放些小零食和保温杯,然后穿越大半个北京城,赶在医院开门前接到需要陪伴的病人,她的职业是陪诊师。她提到,考虑到自身年龄和过往的医学背景,陪诊师这份工作既灵活又相对容易上手,因此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了这份职业。

31岁的宝妈周安拥有两年的陪诊经验,她曾尝试多种职业,最终被陪诊师这个职业的独特温情和被需要的感觉所吸引,决定长期从事。陪诊师的工作不仅仅是简单的陪同,更涉及到对医院流程的熟悉、患者情绪的安抚以及医疗知识的应用,如协助患者挂号、缴费、沟通病情等。他们的客户群体多样,包括异地求医者、独居老人和社交恐惧的年轻人,细致耐心的服务往往能赢得客户的信任与回头。

陪诊师行业虽逐渐兴起,但也伴随着争议,比如被视为“零门槛”职业,以及与黄牛行为相混淆的误解。实际上,尽管初期入行门槛不高,但深入发展则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周安和柴晓娜都遇到过因行业标准模糊带来的困扰,如客户需求超出了陪诊服务范畴,或是要求陪诊师承担超出职责的风险,如代签手术同意书等,这些都凸显了行业规范化的重要性。

目前,陪诊师并未被正式纳入国家职业分类体系,其权益和职责界限尚不明确,导致陪诊师在提供服务时面临诸多不确定性。周安和柴晓娜均表示,希望得到更多的专业培训,但市面上的培训课程质量参差不齐,且缺乏实际操作指导,使得他们对付费培训持保留态度。

为了促进行业规范,部分地区已经开始探索陪诊师的培训与认证体系,如上海市养老服务行业协会与上海开放大学合作推出的陪诊师培训课程,旨在提高陪诊师的专业技能和服务标准。专家建议,应将陪诊员职业正式纳入职业分类大典,制定统一的行业规范和准入条件,并根据不同服务模式明确监管主体,以保障患者和陪诊师双方的权益。

陪诊行业的未来发展还需政策的进一步引导和支持,包括建立陪诊服务平台、强化志愿服务与商业化陪诊的结合等,以应对老龄化社会对陪诊服务增长的需求。在政策明确和行业规范化的前提下,陪诊师有望成为连接患者与医疗资源的重要桥梁,提供更加专业和贴心的医疗服务。

责任编辑:张蕾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