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预期寿命水平出现倒退 疫情抹平十年进步

财联社 2024-05-25 08:54:12
A+ A-

世界卫生组织在最近的报告中揭示,自新冠疫情爆发以来的两年多时间里,全球大约有1300万人的生命被疫情夺去。这不仅使疫情成为多地的主要死因,也逆转了全球预期寿命持续上升的趋势。2020年和2021年,新冠疫情分别跃居全球死亡原因的第三和第二位,除非洲和西太平洋区域外,它在其他所有地区的死亡原因排名均列前五。

全球预期寿命水平出现倒退

报告指出,疫情在短短的时间内,消减了近十年来预期寿命增长的成果。从2019到2021年,全球平均预期寿命下滑1.8岁,回到了2012年的水平,约为71.4岁。其中,美洲和东南亚地区遭受的打击尤为严重,预期寿命平均减少了约3岁。而西太平洋区域在疫情初期的两年间,所受冲击相对较小。

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警示说,人类在健康与预期寿命上取得的成就竟是如此不堪一击,新冠大流行仅用两年时间就抹杀了过去十年的进展。他呼吁不仅要强化全球卫生安全体系,还要确保对卫生事业的长期投入,以促进各国及其内部的公平性。

新冠病毒首次出现于2019年底,迅速演变成近百年来最严重的公共卫生事件之一。《柳叶刀》杂志早前估计,与疫情相关的死亡人数或高达1800万。

此外,报告还提到,在疫情之前,非传染性疾病如心脏病、中风、癌症等,已是主要死因,占据了2019年全球死亡总数的74%。当前,肥胖和营养不良问题也在加剧,全球超过10亿5岁以上人群患有肥胖症,同时有超5亿人面临营养不良,儿童营养状况同样堪忧,有1.48亿5岁以下儿童发育迟缓。

尽管疫情带来了挑战,全球在推进可持续发展目标中的“三个十亿”健康相关目标上仍取得了一定进步,这包括扩大全民健康覆盖、增强应对突发卫生事件的能力,以及提升数十亿人的健康福祉。

责任编辑:张蕾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