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学前教育迎来总供求平衡拐点 师资需求骤减挑战加剧

界面新闻 2024-05-25 08:12:10
A+ A-

2021年,伴随着三孩政策的出台,众多大中专院校增加了学前教育专业的招生名额,业界一度认为这标志着学前教育的黄金时代来临。但当这批扩招的学生即将步入职场时,他们遭遇的却是出生人口数量下滑及学前教育机构规模收缩的严酷现状。

研究:学前教育迎来总供求平衡拐点

近期,奕阳教育研究院发表的《人口变迁与学前教育发展对策报告(2024)》深入分析了这一趋势。报告揭示,中国学前教育在过去十年间迅速经历了从短缺到普及再到过剩的三个发展阶段。针对人口结构的变化,报告呼吁政策制定者和幼儿园运营者应及时调整教育资源布局,引导学前教育向新的发展模式转变。奕阳教育研究院隶属于北京世纪奕阳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注于学前教育领域的综合研究机构。

自2013年实施单独二孩政策,及至2016年全面放开二孩,短期内确实促进了新生儿数量的增长,尤其是在2016和2017年达到顶峰,超过1700万。然而,这种增长势头并未持久,从2018年起,新生儿数量逐年下滑,至2023年降至902万,较前一年又减少了54万,延续了自2017年以来的下降趋势。

报告通过分析当前的出生人口、在园儿童数量等数据,并结合对未来几年出生人口的预测,探讨了人口变化对学前教育在园人数和师资需求的潜在影响。数据显示,2020年在园儿童数量达到历史高点,约为4818万,普及率高达85.20%。然而,从2021年起,学前教育开始步入总供求平衡的转折点,2022年和2023年在园儿童规模显著缩小,特别是2023年,较前一年锐减超过500万,较2020年的峰值下降超过15%。

展望未来,报告预测2023年后在园儿童总数将急剧下降,到2025年,即便按较高的普及率计算,在园人数也可能降至约3000万,入园人数同步减少。2026年至2030年间,即使入园率达到100%,在园人数仍可能减少至约2500万,意味着幼儿园数量和教职工需求都将大幅度缩减。

伴随幼儿数量的减少,专任教师的需求亦将随之下降。2023年,专任教师数量已出现自2010年来首次减少,较前一年少了约17万。根据不同班级规模的假设,报告预计从2024年到2030年,专任教师的需求将持续减少,到2030年可能较2023年减少100万至140万不等,减幅高达35%以上。

值得注意的是,尽管2021年三孩政策后,教育部曾指示扩大学前教育招生,但因人才培养的周期较长,这批扩招学生毕业时正逢幼教岗位需求剧减。因此,实际的学前教育人才过剩情况可能更为严重。

此外,报告指出,私立和公立幼儿园均受到出生率骤降的影响,自2020年起面临供过于求的转折。2022年和2023年,全国幼儿园总数连续两年减少,2023年较前一年减少了超过1万所。民办幼儿园首当其冲,数量及在园儿童规模均显著缩减,而以往供不应求的公办幼儿园也从2023年开始遭遇招生难题。

报告最后建议,幼儿园应采取策略适应人口减少的新常态,比如提升办园质量,探索小班化教学,拓展至0-3岁托育服务,同时政府应出台相应政策支持民办幼儿园,共同构建灵活高效、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体系。

责任编辑:张蕾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