楼市拐点要来了吗 新政策能否触发市场回暖?

京报网 2024-05-24 12:10:09
A+ A-

5月17日,中国楼市迎来一系列重要政策调整,中国人民银行颁布多项通知,涉及个人住房贷款的首付比例、商业贷款及公积金贷款利率的下调,被业内视为“重大利好”,政策力度前所未见。紧随其后,多个一线城市迅速响应,广州、上海、北京、深圳等地相继调低了住房公积金贷款利率,刺激市场反应。

市场对此积极响应,A股和港股的房地产板块应声上涨,多家地产企业股票涨停,同时带动相关行业股票走高。上周末,部分地区楼市呈现短暂回暖迹象,深圳、北京等地售楼处访客量显著增加,广西等地的房产销售情况亦有所好转,尽管潜在买家仍在犹豫是否即时购房。

这一系列被喻为“四箭齐发”的稳市措施,旨在进一步降低购房门槛,包括取消首套和二套房商业贷款利率下限,调低公积金贷款利率,以及下调首付比例。此外,央行计划设立3000亿保障性住房再贷款,鼓励金融机构支持地方国企以合理价格收购未售商品房转为保障性住房,预期将促进银行贷款增加,加快保障房供应,减轻购房者负担,促进房地产市场复苏。

广东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住房政策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李宇嘉认为,降首付与降利率结合,配合当前房价调整,将大幅降低购房者月供压力,使得房贷更加可承受,不影响居民其他消费能力。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则强调,新政策将实质推动购房意愿,形成“低首付+低利率”的购房模式,有望激活今年房地产市场。

政策发布后的周末,购房者的看房热情高涨,部分区域成交量明显提升,深圳等地房屋成交量连续攀升。同时,新政也将加速存量商品房的消化,多地二手房挂牌量随之增长,为解决楼市库存问题提供了新的挑战与机遇。自然资源部也表示,正准备出台相关政策,妥善处置闲置土地,支持地方政府灵活处理已出让的闲置住宅用地,为房企纾困提供途径。

整体而言,近期的政策动态不仅在短期内激发了市场活力,也为长远的房地产市场结构调整与健康发展奠定了基础。

责任编辑:张蕾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