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媒:美国又一次打击了自由贸易,引发全球经济忧虑

网易 2024-05-24 06:04:48
A+ A-

近期,美国再次对自由贸易发起了攻击,总统拜登宣布将大幅度提升多项关税,其中包括对中国电动车征收100%关税,半导体及光伏电池50%关税,以及对钢铝等商品施加25%的关税。此番行动之前,美国财长珍妮特·耶伦曾批评中国存在产能过剩问题。这显示出,任何敢于挑战西方主导领域的国家,都可能遭遇一系列以关税为武器的遏制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西方常将非西方国家的领导者描绘为激进形象,但这些领导人在实际行动与言辞上往往比西方同行更为理性。以中东地区的冲突为例,尽管外界印象中这里动荡不安,实则中东国家展现出了相对的冷静与战略耐性,极力避免冲突升级,维护地区稳定发展。

前美国国会议员迈克·加拉格尔与前副国家安全顾问博明联合撰写的文章《除了胜利别无选择》,聚焦美中竞争,引发深思:美国政界是否从近期国际冲突中汲取了教训?若胜利的代价是牺牲如乌克兰般的盟友,这样的胜利有何价值?而美国在面对以色列对加沙地带的军事行动及造成的大量伤亡时,采取了旁观态度,进一步引人质疑。

历史上,战争因资源枯竭而终止,但在现代,由于中央银行能够增发货币,战争的刹车机制似乎变成了极端的通货膨胀或债务危机。英国的拿破仑战争资金来源于长期债券,但两次世界大战后,其经济疲软、债务累累,英镑的国际地位被美元取代。当前,俄罗斯在增加国防预算的同时,由经济学家担任国防部长,或许是对历史的一种反思。反观美国,其军费开支巨大,超出随后九个国家的总和,且部分依赖于借贷维持,一旦发生战争失利,可能对全球金融市场造成深远影响。

现代战争中,双方可能在升级至核冲突前,就试图破坏对方的海底通信电缆和卫星系统,导致互联网瘫痪,进而冲击数字经济和金融体系。在此极端情境下,唯有国内持有的实体黄金可能成为不受影响的资产。

继续推动贸易限制和金融制裁的行径,如同玩火自焚,可能带来两败俱伤的结果。对于即将到来的美国大选,期待其成为结束当前紧张局势的转折点似乎过于乐观。前总统特朗普亦曾扬言将对中国汽车施以更高关税。在全球经济紧密相连的当下,各国需共同努力,以理性态度应对挑战,避免被情绪化的决策拖入深渊。

正如电影《现代启示录》所展示的,无尽的冲突最终带来的只是绝望与自我反思。在全球化的今天,寻找合作与共赢之道,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显得尤为重要。

责任编辑:张蕾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