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炫富网红污染三观凉是必然的 直播乱象整治刻不容缓

独舞寒冬中 2024-05-23 19:35:04
A+ A-

王红权星是谁?公开信息显示,王红权星本名王洪全,1993年12月出生于河北,在某平台账号拥有437.4万粉丝。然而,在圈内或部分粉丝那里,他可是响当当的“大人物”。一句话,有钱任性的主儿。

媒体:炫富网红污染三观凉是必然的 直播乱象整治刻不容缓

据报道,在社交平台上,王红权星展现出的“富豪生活”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满墙的大牌包包、各式翡翠珠宝、穿戴奢侈品牌。他还自曝在北京星河湾小区拥有7套豪宅,最大的一套991平方米,但他嫌弃房子阳光不好就空置了。他还曾在采访中提到,全身没8位数不出门。

媒体:炫富网红污染三观凉是必然的 直播乱象整治刻不容缓

看到这里,大家应该很清楚了,王红权星就是一个以迎合低俗需求制造炫富人设的网红。除了王红权星,还有消息透露,另有数位以炫富人设为主的网红被各平台封禁。这些网红的共同点就是,打扮极其夸张,生活极其奢华。

物质崇拜和偏激的消费观,带来了“金钱至上”的歪风邪气,其危害是深远和长久的。

以炫富为代表的行为,冲击的是社会主流价值观。生活收入提高了,适当改善生活无可厚非。但炫富拜金的网红们极力宣扬的是“物质享受”,给人物欲横流之感。

网络炫富的实质是拜金主义、享乐思潮在互联网的镜像。而人存在的价值并非只有物质享受,还有其他更高层次的精神需求。

炫富拜金的视频泛滥,还影响着公众的心态。网友在网络刷到的炫富内容,如果缺乏正确的价值判断,会影响理想和斗志,产生消极思想。特别是青少年正处在“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这些内容只会将他们引入歧途。

另外,这些刻意展示的金钱堆砌的奢侈生活,有多少是事实,更要打个大大的问号!王红权星是不是真有钱,出门提劳斯莱斯幻影就像买大白菜呢?目前还无从得知。不过,一些网友知道其被封禁后,纷纷推测,富豪是他打造的人设,奢华的情景是摆拍的。

网络不是容不下百花齐放的内容生产,而是不能容忍虚假内容横行,正如我们不能容忍“秦朗巴黎丢作业本”的虚假信息一样。一些网红刻意迎合扭曲的价值需求,将摆拍的情景包装成真实的事件向公众传播,借此吸粉引流,无疑加剧了社会情绪的焦虑和对立。

虚假信息和错误价值观的传播,严重影响着公众的思想和行为。对这些生产虚假信息和炫富拜金的网红,无论流量多大,都是违背公序良俗的有毒流量,唯有彻底斩断有毒流量吸粉变现的利益链条,网络空间才能迎来风清气正的健康生态。

满墙的大牌包包、各式各样的帝王绿翡翠珠宝、自称“在北京拥有7套豪宅,全身没有八位数不出门”……在社交媒体上,“王红权星”们所呈现的“富豪生活”画风惊人统一:把花式“炫富”当作成功的代名词,不遗余力地展现生活中的“奢靡之风”,宣扬“拜金主义”,通过“吸睛”行为达到“吸金”目的。

正因为“炫富”往往只是网红博主们的手段,“炫富”行为中不乏“自导自演”的成分,

很多网红“有钱任性”“一掷千金”的下一步,总是“齐刷刷”安排卖货。

据媒体报道,此次被封禁的几位博主,都曾密集进行直播带货,其中王红权星近三个月内曾带货直播13场,销售额超过2500万元。

三观不正,叠加百万粉丝,“炫富”网红赚得盆满钵满的同时,他们为了吸睛刻意营造的贫富差距,也在无形之中加剧着社会焦虑和情绪对立,不仅影响网络生态,也影响社会风气和青少年三观。

中央网信办正在全国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整治‘自媒体’无底线博流量”专项行动,

“违背公序良俗制造人设”是亟需整治的重点问题之一,其中“迎合低俗需求制造炫富人设,刻意展示金钱堆砌的奢侈生活,借此吸粉引流”直指“炫富”网红。

这也是腾讯、抖音、快手、微博、b站、小红书等多平台联合发布治理公告,从严打击“拜金主义”的大背景。

但频频发生的网红乱象让公众忍不住猜想:如果平台还是按照之前的游戏规则运行,一个“王红权星”倒下,更多的“王红权星”还将横空出世,他们还是会依葫芦画瓢,打法律政策的擦边球,在网络这片“自由的独立王国”中制作、发布和传播“三观不正”、“弹眼落睛”的内容,并在流量和算法的加持下从众多博主中“跑”出来。毕竟,已有媒体报道,“炫富”在社交媒体上已经成为一个赛道。

“炫富”账号密集被封的同时,山东菏泽因网红郭有才带动大批网红线下直播也引发广泛关注。9天涨粉1000万的郭有才,因为在抖音演唱《诺言》而爆火,被当地文旅局聘为文化旅游推荐官,他的“个人成功”引来大批网红效仿,在菏泽南站上演“群魔乱舞”乱象,引发当地居民的普遍不满。

可见,无论是线上还是线下,

逐利是资本的天性,流量是效仿者的指明灯。

想要从源头上改变互联网空间“群魔乱舞”的现象,需要正视网络平台的逐利性、网络内容缺少“把关人”、监管制度滞后等本质因素,通过多主体联动,多手段并举补上漏洞,引导平台履行监管职责,设置科学合理的内容分发机制,在内容引流上“披沙拣金”,才有可能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

流量本身没有对错,但传播应该有边界。在互联网全面渗透日常生活的语境中,如何让优质内容在与不良内容的比拼中占有一席之地,是我们面临的全新课题。互联网因技术而生,按理说,通过技术手段推荐优质内容,过滤不良内容,营造清朗的网络空间,不是难事。但在

利益面前,只有互联网平台愿意设置新的游戏规则,才有可能引导网红建立应有的职业道德和社会责任感,创制优质内容。

针对“三观不正”的网红和他们热衷推广的内容和生意,平台是坐视不管甚至暗中推流,还是依托技术推出鉴别手段和拦截机制去干预流量变现的生意链,网络空间将呈现完全不同的未来。

责任编辑:张蕾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