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超长国债25%收益与你无关 个人投资者难参与套利

半两财经 2024-05-23 12:32:31
A+ A-

5月22日,首款超长期特别国债“24特国01”开始交易,交易首小时内迅速升值25%,并遭遇两次临时停牌。此前的5月20日,部分商业银行向个人用户按照票面价值100元销售此期国债。对于这些投资者而言,他们能否立即出售国债并获取25%的利润呢?实际情况并不允许。

为何超长国债25%收益与你无关

举例来说,招商银行的王女士在5月20日通过网银购入了1万元这款特别国债,计划长期持有以定期收取利息。然而,当她从午间新闻得知国债上市首日价格飙升25%后,计算发现这几乎等同于十年的利息收入,遂决定卖出锁定收益。但当她登录招商银行网银准备操作时,却发现实际卖出价格并非预期中的125元,而是基于银行的买入净价和应计利息计算得出的100.0130元。

这里的关键在于,记账式国债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与交易所市场(包括上交所和深交所)的交易存在差异,同一债券在这三个平台上的代码和报价各不相同。当日,“24特国01”在上交所的代码下经历了价格的大起大落,最终收盘于101.316元,而深交所的相应债券同样经历了大幅波动,收盘时有所上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的表现则更为稳定,显示出成交价略低于票面利率。

对于王女士这类从银行直接购买国债的投资者,是否可以直接在交易所市场交易呢?根据招商银行客服说明,未进行转托管的国债仅限于本行内交易。若想在交易所市场交易,需将国债转托管至证券公司,且需考虑目标证券公司是否支持该债券交易。这一过程涉及线下手续,在招商银行需前往任意网点填写申请。转托管结果需等待次日中央国债公司的确认,期间市场价格的波动使得能否把握套利机会变得不确定。

此番“24特国01”上市交易的行情充分展示了价格的巨大波动性,不同交易平台间的收盘价差异显著。专家提醒,债券尤其是超长期国债因其特殊性质,价格波动幅度大于中短期国债,投资者参与交易时必须谨慎对待潜在风险。

责任编辑:张蕾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