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话“十六遇穷日,不做三件事” 是啥意思?

小谈食刻 2024-05-23 11:17:30
A+ A-

“江河到海有穷日,轮蹄行路无已时。路傍杨柳折已尽,东风再换明年枝。”诗中提到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那就是“穷日”,事实上在以前,很多文人墨客都有提到穷日一词,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于这个词语有些陌生罢了,农历的四月十六就是夏季的穷日,老人说不做三件事,穷日是什么日子,3件事分别又是指的啥呢?

图片

穷日是什么日子?现代汉语词典当中,对穷日有两个解释,一是尽一整天的时间;终日;二是指癸亥日。毫无疑问诗句中的穷日,就是第一种解释。

图片

在《后汉书·邓禹传》中记载:“明日癸亥,匡等以六甲穷日不出。”另外,在王先谦集解中也有提到:“六甲以甲子始,周行一匝,至癸亥止,故谓穷日”。可见穷日就是癸亥日。这里其实也说出了穷日的由来,因为按照古代干支历的组合搭配,十二地支还有十天干,他们是组合搭配,从甲子日开始,一直到癸亥日结束。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癸,是天干最后一位,亥,是地支最后一位,组合在一起就是穷日。

图片

后来人们根据一年四季,以及五行的一个说法,从而形成了“四穷日”的说法,不过仍然和干支历有关,四穷日指的就是四个季节当中不吉利的四个日子,它们分别是春季的乙亥日,夏季的丁亥日,秋季的辛亥日,冬季的癸亥日。农历四月十六刚好就是夏季的丁亥日,也就是说,这天是夏季的穷日,那么有什么说法和讲究呢?

图片

“十六遇穷日,不做三件事”,3件事分别指啥?1、 出门远行《后汉书·邓禹传》中有提到,穷日不出的一个说法,也就是说在穷日的时候,我们最好是不要出门远行,不然的话,容易发生不吉利的事情。穷日就是穷尽之日,也就是阴阳变化的一个阶段,那么此时就容易发生不确定的一个因素。

图片

本身这个时候雨水比较多,天气变化比较大,在旧时还有盗贼之类,这样的日子出门,自然更容易带来不顺,不过如今,很多人已经不再讲究这个了。2、 脏乱不堪在穷日的时候,不仅自己自身要打理好,就连家里的环境,同样也要打扫干净,这个就是扔穷,在穷日古人流传的习俗是“作糜、弃破衣、祀于巷。”简单的说,就是把污秽杂物、破衣烂衫,打扫出门外火烧祭祀。

图片

说的直白一点,就是要保持环境的干净卫生,自身的卫生,还有家庭的卫生,都要清理的干干净净。3、 大吃大喝在穷日的时候,最好是不要大吃大喝,我们看到古人留下来的习俗,吃的是糜,也就是我们说的粥,如果吃一些山珍海味,那不是送穷,而是送富,就是把原有的财气给送走了。

图片

因此,我们仍然要保留勤俭节约的一个习惯,在饮食上,尽可能的吃的清淡一点,不要去大吃大喝,以免给自己带来不顺。

责任编辑:乔娇 TT0002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