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关注欧洲是否追随美国关税政策 欧美分歧与战略抉择

环球时报 2024-05-23 10:28:57
A+ A-

媒体关注欧洲是否追随美国关税政策

5月21日,美国财政部长耶伦在德国法兰克福的活动中提出,美国和欧洲应当协同合作,应对中国工业产能过剩的问题。她特别敦促欧盟立即介入,以限制中国绿色技术产品的出口增长,例如太阳能电池板和风力涡轮机。考虑到德国对涉及中国电动汽车加税持坚定反对态度,耶伦此番讲话的时间和地点选择显得尤为微妙,旨在向欧盟施加压力,试图在中欧间制造分歧,并强化跨大西洋联盟。

媒体关注欧洲是否追随美国关税政策

耶伦近期频繁呼吁欧洲共同“应对”中国产能过剩问题,反映出美国在抑制中国新能源产业发展方面的困境与紧迫感。这种行为实质上是利用经济议题对欧盟进行政治施压,企图让欧盟成为其对华政策的前线。

欧盟当前面临抉择:是紧跟美国步伐对中国采取行动,还是坚守自身战略自主;是牺牲利益限制中国电动汽车,还是保护欧盟企业利益及全球化原则。作为绿色经济的先驱,欧洲是否跟随美国设置贸易壁垒,也考验其对绿色发展理念的坚持。媒体关注欧洲是否追随美国关税政策!

目前,欧洲主流立场倾向于保持战略自主与清醒认知。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回应耶伦时,表示将采取不同策略。德国总理朔尔茨指出,从中国进口的电动汽车中半数来自西方制造商,宝马集团董事长奥利弗·齐普策也强调,提高关税并非行业所需。

更重要的是,美国试图压制中国新能源产业难以成功,这一点明智的政治家都心知肚明。美国滥用301条款,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实施单边关税,违反WTO规则,破坏国际贸易秩序,包括欧洲在内的多国已深受其害。继续采取此类措施针对充满活力的新兴产业,结局不言自明。

欧洲应认识到,中国工业产能的增强得益于改革开放,其中包括市场开放吸引外资的正面效应,欧洲企业亦从中获益。中国新能源产业的兴起符合全球减排趋势,对促进绿色经济贡献巨大。限制这一领域违背全球节能减排目标,是逆流而行。

实际上,中国的发展和开放为欧洲及全球带来的是机会而非威胁。自由贸易是欧盟的基石,保护主义非但不能解决问题,反而会阻碍进步。中欧作为重要的贸易伙伴,应共同维护开放的世界经济。美国虽常提“欧洲朋友”,但真正的尊重应体现在尊重欧盟的利益和自主外交权上。

责任编辑:卢其龙 CN070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