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疾控提醒小心猩红热 春季高峰,警惕儿童感染

腾讯网 2024-05-22 18:43:18
A+ A-

猩红热是一种由A族β型溶血性链球菌引发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常见于儿童,可导致扁桃体炎、咽峡炎等上呼吸道感染,并可能引发风湿热及急性肾小球肾炎等严重并发症。这种疾病四季均有发生,但春冬两季尤为频发,5-6月及11月至次年1月为其高峰期。传播途径多样,包括飞沫、接触污染物、手及食物传播,甚至可通过皮肤伤口进入人体。猩红热患者和无症状携带者为传染源,所有人群均易感,尤其以托幼儿童和小学生为主。感染者通常在初次患病后获得较强免疫力,重复感染同一类型病原体的可能性低。该病潜伏期一般为2-5天,最长可达12天。

猩红热的典型症状包括突发高烧伴随咽痛,随后一天内出现始于颈部逐渐扩散至全身的皮疹,形似“鸡皮疙瘩”,通常一周内消退,过程中可能伴有躯干部位脱屑,以及舌头异常变色。若治疗不及时,病情可能恶化,影响邻近器官,引发中耳炎、肺炎等,并有导致肾小球肾炎、风湿热的风险。

诊断猩红热需借助血常规、尿常规、细菌培养、核酸检测及血清学检查等多种实验室检测手段。

预防措施聚焦于加强日常防护与健康教育,特别是在托幼机构和学校。应实施晨午检制度,追踪因病缺勤情况。鼓励公众在呼吸道疾病高发季节加强个人卫生,如勤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正确咳嗽和打喷嚏方式,以及定期清洁消毒。家长在猩红热高发时段或周围出现病例时,需特别留心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发现发热、咳嗽或皮疹等症状,应立即送医,避免继续上学造成疾病传播。

责任编辑:张蕾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