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频繁的电影撤档伤害了谁 电影市场的新常态?

湖南日报 2024-05-07 06:00:36
A+ A-

2024年五一档期间,电影市场总票房达到了15.27亿元,观影人数高达3777万人次,两项指标均超越了去年的同期水平。然而,在这繁荣景象背后,电影《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的撤档事件引发了公众关注,有网友幽默地将其比喻为电影界的“七天无理由退货”。

今年,电影撤档现象频发,被网友戏谑地称为“撤档元年”。从春节档的多部影片集体撤档,到五一假期后影片接连退出档期,这一系列变动不仅给电影院的票务管理和排片造成困扰,也让制片方承受宣发成本损失,观众对新片的信心逐渐减弱。撤档潮的蔓延不禁让人忧虑,这是否会成为电影市场的常态?而在热门档期激烈竞争中,采取临时撤退策略是否可行?

回顾历史,撤档并非罕见现象,其动机多样。有的电影因制作进度或技术问题调整档期,如《战狼》经历两次撤档后终成票房佳话。也有影片在临近上映甚至上映当日突然撤档,如《长空之王》和《少年的你》虽遭遇波折,最终仍取得亮眼票房。然而,并非所有撤档作品都能迎来转机,如《白幽灵传奇之绝地逃亡》二次上映时因网络资源泄露而票房惨淡。

近期,撤档后重新上映的电影中,虽然《我们一起摇太阳》实现了票房增长,但这更多得益于影片自身的质量和口碑。大部分撤档重映影片面临的是更高的宣发成本和不可预知的市场反馈,尤其是上映后撤档再上映的电影,往往难以挽回颓势。

业内专家指出,频繁撤档重映不利于电影行业的健康发展,它不仅扰乱了正常的排片秩序,还可能损害行业形象,给人一种缺乏专业性和规划性的印象。长远来看,电影的成功关键在于作品本身的品质,撤档不应成为应对市场竞争的常规手段。至于《没有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事》的未来命运,无论是重新院线上映还是转向网络平台,其市场表现仍是个未知数,再次证明了影片内容才是决定票房的最终因素。

责任编辑:张蕾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