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岁学生坠亡 存在罚抄和打手心情况

新京报官微 2024-04-23 17:33:31
A+ A-

学生因遭受体罚而产生厌学情绪,甚至走向极端的现象,应引起社会高度重视。近期,湖南平江县一名9岁小学男生晨晨(化名)坠楼事件引发广泛关注。其父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孩子长期受到教师体罚,对学习心生恐惧,最终选择轻生。当地教育局已成立联合调查组,正对事件展开深入调查。

尽管坠楼原因尚待权威调查确认,若确与体罚有关,查明真相并追究责任至关重要,既是对逝者及其家庭的交代,也是防止类似悲剧重演的必要之举。近年来,教师体罚导致学生身心严重受损的案例屡见不鲜,警醒我们反思现行学校教育模式,探寻如何有效避免体罚伤害的发生。

9岁学生坠亡 存在罚抄和打手心情况

家长查看监控录像后透露,晨晨一周内遭罚多达13次,频繁遭遇打手、长时间罚站,甚至被罚抄“分级”一词一万遍,至今未完成。这些惩罚手段显然超出了合理的教育惩戒范畴,涉嫌构成体罚。

根据《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直接造成身体痛苦的体罚、过度罚站、反复抄写、强制不适动作等变相体罚均为明令禁止的行为。随着事件引发公众热议,期待当地有关部门能公正彻查并妥善处理。

值得注意的是,因体罚导致厌学、心理崩溃的学生并非个例,亟待社会广泛关切。部分教师认为体罚是严管学生、为学生好的表现,出现问题归咎于学生心理承受力弱。这种观点忽视了儿童成长规律,体罚将严重损害孩子的自尊,使其丧失自信,产生自我否定情绪,继而对学校生活充满恐惧,可能采取极端行为。因此,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确禁止教师体罚学生。

然而,现实中仍有一部分教师对此认识不足,担忧禁体罚会导致教师消极应对教学,甚至有人谬赞敢于体罚学生的教师为“好老师”。实际上,优秀教师的“严格”并非依赖打骂,而是基于对学生深深的关爱与耐心,尊重其人格尊严。

家长在家庭教育中也应向孩子传达这一观念,尤其是小学生,由于自我保护意识较弱、认知尚不成熟,可能误认为教师的体罚是出于对自己的严格要求,从而选择隐忍不言。如此,体罚行为可能长期隐形,直至对孩子造成严重心理创伤,甚至酿成悲剧,家长方才发现,却为时已晚。

总之,家长与学校都应深刻认识体罚对学生身心健康的重大危害,对任何形式的体罚持零容忍态度,切勿将其美化为对学生的责任心。唯有合力为孩子构建和谐的家庭和校园环境,方能最大限度防止因体罚导致的悲剧,如小学生因惧怕上学而选择轻生。

责任编辑:乔娇 TT0002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