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10年我国将迎来最大“退休潮” 养老金不够用

中国网 2023-02-27 09:08:13
A+ A-

原标题:中国发布丨人口负增长成世界性难题,不止中国延迟退休

中国网2月10日讯(记者 赵晓雯) 近期,渐进式延迟退休引发了广泛热议。

有研究报告指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或于2023年公布,并于2025年正式实施,到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

听得到这个消息,不少“打工人”破防了。

对于“2055年前后实现65岁男女同龄退休”这一消息,记者并未从有关部门已发布的文件中得到证实,但从近年来中国人口现状以及“延迟退休”频频出现在国家及地方文件中来看,延迟退休已提上日程。

中国将迎来最大“退休潮”

2022年10月,党的二十大召开,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完善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制度,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在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明确提出“完善生育支持政策体系,适时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政策,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少子化”。

从以上政策表述可以看出,我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除了因为退休年龄偏低外,日渐严重的人口老龄化少子化趋势给养老金体系带来巨大挑战。

在近期关于“延迟退休”的舆论中,不少网友注意到,根据当前人口结构以及退休制度,上世纪60年代的出生人口已从2022年开始步入老年期,成为退休的主力军。

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上世纪60年代出生人口高达2.39亿人,而70年代则达到了近2.17亿。这4.56亿人口将在2022-2035年前后步入老年期。有媒体对此称,“中国最大‘退休潮’将至”。

复旦大学人口与发展政策研究中心主任、复旦大学老龄研究院院长彭希哲日前指出,在这波“退休潮”中,每年都会有超过2000万人退休;与此同时,我国每年新增的潜在劳动力供给大概为1700万-1800万。也就是说,我国每年都会减少300-500万劳动年龄人口。

人口出生率的下降与老龄化程度的加深,使得压力给到劳动年龄人口群体。国家卫生健康委曾预计,“十四五”时期,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总量将突破3亿,占比将超过20%,我国将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2035年左右,60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将突破4亿,占比将超过30%,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这也意味着今后劳动年龄人口压力越来越大。

我国养老金体系面临巨大挑战

众所周知,我国当前养老保险体系有三大支柱,第一支柱是由国家发起的基本养老保险,即人们常说的养老金,第二支柱是由企业发起的企业年金和职业年金,第三支柱包括个人储蓄性养老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基于这三大支柱,中国建成了世界上覆盖人群最大的养老保险体系。

从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公布的数据来看,截至2021年末,我国养老金第一支柱占比65.76%,第二支柱占比34.23%,第三支柱占比0.01%。可以看出,在当前养老保险体系中,由于第二支柱覆盖范围较小、第三支柱发展晚,中国退休居民一半以上当前仅有第一支柱的退休收入保障,给国家财政带来沉重负担。

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制度。其中,社会统筹部分采取现收现付制,退休后能拿多少养老金,一方面看个人账户的积累,另一方面还取决于退休时期劳动年龄人群缴纳多少养老金进社会统筹账户。

“一方面退休人数增加,导致领取养老金的人数增多;另一方面退休人数比新增加的就业人数多,缴纳养老金的人数则会持续下降。养老金压力加大。”彭希哲说。

2022年,中国社科院原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在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论坛暨《中国养老金发展报告2022》发布式上表示,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不断深化将使养老保险制度逐渐走入“生之则寡,食之者众”的境况中。缴纳养老保险的生产者越来越少,而领取养老保险的消费型人口越来越多。领取人口占比增加,会影响养老保险体系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中山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申曙光指出,我国现行法定退休年龄的规定始于1951年政务院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70多年来,我国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都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现行政策无法与目前社会经济形势很好地适应,延迟退休已是大势所趋。

山东、江苏率先推动实施

鉴于当前人口现状,适当延迟法定退休年龄应对老龄化浪潮似乎成为了必然趋势。但对于个体来讲,延迟退休意味着养老金交的更多,领的更少。因此实施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的具体细节,以及如何完善相关配套政策和保障措施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

记者注意到,山东、江苏作为我国的人口大省,也是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省份,近年来已逐步推动延迟退休有关政策落地。

山东省政府曾指出,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这是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出发作出的重大决策,也是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举措,有利于促进人力资源充分利用,推动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有利于增强社会保障制度的可持续性,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基本生活。

2020年1月初,山东省便率先放宽高级专家延迟退休限制,明确企事业单位中在相应岗位从事专业技术工作的副高级及以上高级专家可自愿选择延迟退休。2021年7月下旬至8月中旬,山东省开展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改革集中征求意见工作。2022年2月22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表示,山东将按照国家统一部署,稳妥推进渐进式延迟退休改革,推动个人养老金制度落实落地。

江苏省紧随其后。2022年1月30日,江苏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印发《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的通知》,其中明确提到,3月1日起,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同意,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备案,参保人员可推迟退休,推迟退休的时间最短不少于一年。

尽管山东、江苏尚未公布关于延迟退休年龄的具体方案细节以及配套措施,但国家此前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已明确,要按照小步调整、弹性实施、分类推进、统筹兼顾等原则,逐步延迟退休年龄。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也曾公开表示,延迟退休年龄涉及群众的切身利益,属于重大的政策调整,特别是当前就业形势依然复杂,就业压力依然较大。“对于延迟退休年龄,不同行业、不同群体还存在一些不同看法。将综合考虑劳动力市场情况、社会的接受程度,根据不同群体现行退休年龄的实际情况,进行深入研究论证,并适时提出方案建议。”

延迟退休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

不只是中国,随着人口负增长成世界性难题,延迟退休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的选择。近期,法国政府启动的退休制度改革在政坛和社会发酵。

法国政府为了保障退休系统在财务上保持平衡,决定从今年9月开始,法定退休年龄将每年延迟3个月,最终目标是到2030年,法定退休年龄从目前的62岁延迟至64岁。同时规定,自2027年起,退休人员只有在缴纳社会分摊金累计达到43年的情况下,方可领取全额养老金。

在任何国家,退休制度改革直接牵涉到每一个劳动者及劳动者家庭切身利益,不管何时实施、如何实施都备受关注。申曙光表示,像其他社会政策一样,其本身具有正负两方面的影响,调整是一个力求正面效应最大同时尽量降低可能产生的负面效应的过程。在调整过程中,公平和效率是综合考量与平衡的两个准绳,也可以为网友综合看待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提供一个恰当的坐标系。

中国社会保障学会副会长、浙江大学国家制度研究院副院长金维刚表示,改革不会“一步到位”,而是采取渐进式,每年延迟几个月或每几个月延迟1个月。政策实施后,退休年龄线会慢慢往后推。原本满50岁退休的女性,政策实施后,第一年,变成50岁1个月或几个月退休。不同年龄段的人,退休年龄不同。

申曙光表示,总之,延迟退休年龄改革是社会民生重大决策,因此宜采取渐进式改革,用较小的幅度逐步实施到位,节奏总体平缓,给予人们足够的适应和调整时间,从而实现改革的稳步推进和延迟退休目标的顺利达成。

责任编辑:周晶晶 CN032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