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相关负责人:红树林修复须高度重视科学

新京报 2020-12-02 15:12:22
A+ A-

正在制定红树林保护修复具体实施方案。

日前,自然资源部生态修复司相关负责人接受新京报记者专访表示,地方在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中,必须尊重红树林生态系统演替规律,坚持整体保护、系统修复、综合治理,统筹推动行动计划确定的各项工作。

红树林面临生物多样性降低等问题

新京报:近年来,我国红树林的分布面积与状态呈现怎样的变化态势?

相关负责人:据专家估算,上世纪50年代我国红树林约5万公顷,1950-1980年减少了约1.5万公顷,主要原因是围垦造田、围建盐田。根据2001年我国首次红树林专项调查结果,1980-2000年期间,红树林减少1.29万公顷,主要原因是围海养殖。根据2013年第二次全国湿地资源调查结果,由于沿海地区开发的强度加大,围填海造成滨海湿地丧失,2001-2012年期间,天然红树林被占用的问题依然比较突出。

近年来,国家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湿地保护、严格围填海管控等政策措施,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规划等,红树林保护和修复工作得到显著加强,遏制了我国红树林面积急剧减少的趋势。从国际上看,我国是世界上少数红树林面积净增加的国家之一。

新京报:目前,我国红树林保护工作面临哪些突出问题?

相关负责人:近年来,我国红树林面积有所回升,但红树林生态系统仍然面临生境退化、生物多样性降低等突出问题。

比如,一些地区出现红树林群落退化、生境破碎化、生物栖息地质量下降和生态功能降低等生境退化现象。目前,低矮的白骨壤林和桐花树林占据了红树林的主体。红树林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较大压力,我国37种红树、半红树植物中50%处于不同程度的濒危状态。例如,我国海南海桑和卵叶海桑的野外个体数就不超过100株。

而且,人为干扰导致红树林矮化、稀疏化及生物多样性下降,过度捕捞引起蟹类栖息密度下降,减少了土壤氧气供应,不利于红树植物生长。此外,互花米草、鱼藤等有害生物入侵等,也在威胁着红树林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

生态保护修复要尊重科学规律

新京报:今年8月,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印发《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为何红树林越来越被重视?

相关负责人:我国红树林分布在东南沿海地区,所在区域人口密集,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人地矛盾冲突剧烈,红树林生境也出现比较严重的破碎化现象。

红树林一旦遭到破坏,会造成周边海岸抵御台风、风暴潮等自然灾害的能力被大大削弱,同时,将严重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中的底栖生物、鸟类,引起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

正是基于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极端重要性和保护修复红树林的紧迫性,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等部门和地方政府在近年来不断加大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力度。同时,社会公众也逐渐认识到了保护红树林对维护海洋生态系统健康、抵御风暴潮对海岸带的侵害等所具有的重要作用,对红树林的关心和重视也日益提高。

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在2019年开展了红树林专项调查,基本查清了红树林分布现状和适宜恢复地状况。在此基础上,经过深入研究,充分征求地方意见,制定了行动计划,着力加强红树林保护和修复工作。

新京报:目前,各地正在制定红树林保护修复具体实施方案。地方在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中,需要特别注意哪些问题?

相关负责人:地方在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中,要高度重视科学性。

所谓科学性,就是要在红树林的保护和修复中科学评估区域气候、海水盐度、滩涂高程、海浪掩蔽条件、适生物种等,尊重红树林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如果离开了科学性,那么根本谈不上它的有效性或者实效性。

对红树林的保护修复,要采取自然恢复和适度人工修复相结合的方式,对红树林进行整体保护和系统修复,防止脱离客观条件、违背自然规律,甚至破坏生态的问题。

各地既要通过保护和修复提高现有红树林的质量,也要通过营造红树林进一步扩大红树林规模。在具体安排新造红树林时,一定要按照立地条件和难易程度,优先在现有自然保护地内安排红树林的营造项目,既考虑“宜林”,就是客观条件适宜造林,又兼顾“易林”,就是现实矛盾、困难和阻力相对较小。

另外,在红树林种植后,还要加强后期管护,使红树林前期有人栽、后期有人管。

“红树林+”的可持续利用值得探索

新京报:红树林的修复,最大的难点是什么?

相关负责人:红树林分布与生长状况受气候、洋流、波浪、岸坡、盐度、潮汐等多种因素影响。目前,一些红树林修复项目成活率、保存率偏低,主要原因是造林地块选择不当、未做到适地适树。此外,红树林修复中面临不少技术难题,科技支撑不足。

根据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开展的红树林专项调查,当前应将自然保护地作为重点区域,在自然保护地内养殖塘清退的基础上,优先实施红树林生态修复,坚持宜林尽林,优先选用本地红树物种,扩大红树林面积。

这主要是因为,目前可直接营造红树林的滩涂较少,滩涂造林成效低、难度大,在自然保护地内实施退塘还林在修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方面更具优势。而且,自然保护地内的大多养殖塘原本就生长红树林,具备红树林自然恢复的条件,有利于提高红树林的成活率、保存率,也有利于更好地恢复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

新京报:在海南、广西等红树林密集分布的沿海,仍有不少地区村民以挖掘、养殖海产品等生。如何在加强生态保护同时,保障原住民经济收入、促进产业发展?

相关负责人: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生态服务功能,我们保护修复红树林,目的是提高生态服务功能,增强生态产品供给能力。当然,红树林生态保护修复中也要注重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机制建设。

在处理红树林保护和利用的关系上,鼓励在保护优先的基础上,合理利用红树林。

行动计划提出,将红树林相关自然保护地,以及自然保护地外的红树林、红树林适宜恢复区域,全部划入生态保护红线实行严格保护。在红树林自然保护地核心保护区外,可在有效实施用途管制、不影响红树林生态系统功能的前提下,开展适度的林下科普体验、生态旅游以及生态养殖等活动。

近年来,一些地方开展“红树林+”可持续利用方式的做法值得总结,各地可结合本地区实际继续探索开展红树林+生态养殖、生态旅游、生态教育等,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有机统一。

新京报:未来,我国红树林保护与修复工作,还需要在哪些方面实现突破?

相关负责人:提高红树林保护修复的科技支撑能力是当前一项比较紧迫的工作。需要针对红树林保护修复和营造中现实存在的一些突出问题加大攻关力度,解决优良品种培育、病虫害防治、外来有害物种防控、珍稀树种保护等难题,建立健全相关的技术、规范、标准体系,通过科学技术的突破来带动和推进红树林保护修复工作。

新京报记者吴娇颖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