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普查登记11月1日正式开始 大国点名 没你不行

中国经济网 2020-11-01 10:29:55
A+ A-

原标题: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开始

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开始

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开始

作为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可以为编制“十四五”规划,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重要信息支持。

此次人口普查,全面采用电子化采集,数据直接实时上传至国家,有效杜绝中间环节可能受到的人为干扰。

11月1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进入正式登记阶段。

大国点名,没你不行。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国家统计局副局长李晓超表示,在一个拥有14亿人口的大国开展人口普查,需要每个公民的支持配合,只有大家的理解支持,才能确保人口普查“一个都不能少”,圆满完成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各项任务。

查什么

“您好,我们是奥运村街道国奥村社区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指导员杜慧婧和娄洪勇,这是我们的工作证。”10月17日上午,记者随两位人口普查员来到朝阳区国奥村社区一户居民家中,进行入户摸底调查。

进入居民家后,普查员首先向住户张女士送达了《致住户的一封信》及保密承诺书,详细解释了开展人口普查的目的和意义。

在询问了具体住址、户主姓名、常住人口数、户籍情况等大致情况后,普查员将摸底信息录入电子设备,经住户再次确认后,这些信息将经过加密处理,被实时上传至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采集处理中心。

作为正式登记前的重要基础性工作,在10月11日至31日的摸底阶段,普查员需要逐门逐户进行实地勘察,摸清每个区域住房的数量和具体位置,并进入住户家中进行普查告知,询问登记方式,了解户内人员的大致情况。

根据国务院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公告,普查的标准时点是2020年11月1日零时。

普查对象为普查标准时点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自然人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外但未定居的中国公民,不包括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短期停留的境外人员。

普查内容包括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性别、年龄、民族、受教育程度、行业、职业、迁移流动、婚姻生育、死亡、住房情况等。

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开始

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开始

据了解,为保证在规定时间内高质量完成普查登记工作,做到普查登记不重不漏,初步估算,全国约选聘700万名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

11月1日至12月10日是普查的正式登记阶段。

普查员要进入每个住户逐人逐项登记普查信息,这期间还将随机抽取10%的住户填报普查长表,调查更为详细的人口结构信息。

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将佩戴县级及以上人民政府普查机构统一颁发的证件入户开展工作,普查员上门时,住户可以先验明普查员身份,然后请普查员进入家中进行登记。

近期,个别地方发生假借人口普查名义的诈骗案件,多地加大了宣传告知力度。

例如,北京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给出建议,在普查员入户摸底时,公众可通过统一标志、统一证件、线上核查、电话咨询四招识别普查员身份。

为啥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分别在1953年、1964年、1982年、1990年、2000年和2010年成功进行过6次全国人口普查,获得了大量人口基础数据,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发挥了重要作用。

李晓超表示,当前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入决战决胜阶段,即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

在这样的特殊重要时期,开展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与历次人口普查相比,又有着特别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我国人口发展进入关键期开展的一次重大国情国力调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可以为编制‘十四五’规划,为推动高质量发展,为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提供重要信息支持。”李晓超说。

自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以来,我国人口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发生了显著改变,出现重要转折性变化,人口总规模增长惯性减弱,劳动年龄人口波动下降,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

人口普查不仅为国,也是为家。

李晓超表示,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及时开展人口普查,全面查清我国人口数量、结构、分布等方面的最新情况,既是制定和完善未来收入、消费、教育、就业、养老、医疗、社会保障等政策措施的基础,也为教育和医疗机构布局、儿童和老年人服务设施建设、工商业服务网点分布、城乡道路建设等提供决策依据。

人口普查宣传推广大使姚明表示,建设体育强国,离不开准确的人口数据支撑。无论是场地规划,还是政策制定,都需要与人口发展协调匹配。

“通过人口普查,能描绘出一张全中国人口的动态群像图,引导养老、医疗、卫生健康产业精细化发展,是改善今后10年你和更多人生活的起点。”人口普查宣传推广大使钟南山说。

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开始

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开始

以北京市朝阳区为例,在北京市人普办日前举行的一次“人口普查社区行”活动上,朝阳区人普办工作人员刘嘉琪表示,以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为基准,国家制定了一系列利国利民的教育、文化、养老等各项政策。

2011年至2019年朝阳区中小学在校生人数逐年攀升,义务教育优质资源覆盖率达到98%,今年将力争实现百分之百的目标。

新在哪

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采取电子化方式开展普查登记。通过全面采用电子化采集,数据直接实时上传至国家,有效杜绝中间环节可能受到的人为干扰。

为尽量减少对普查对象的打扰,这次普查还首次对普查短表采用普查对象自主填报方式,开发了自主填报程序。

住户可在自主填报和普查员二次上门两种方式中任选其一。

记者在随北京市普查员杜慧婧入户摸底时看到,住户选择自主填报后,普查员手持的电子终端上会自动生成一个住户专属二维码,普查员将自主填报码和密码发送给住户,住户可以直接在线上完成登记填报。

需要注意的是,选择自主填报的住户应在11月5日前完成信息申报,如果没有完成,普查员将入户登记普查表。

为提高普查数据质量,本次人口普查还将首次采集普查对象的身份号码。

李晓超表示,这是出于数据比对的目的,统计部门将实现与公安、卫健等部门行政记录的比对核查,进而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对于备受关注的隐私保护和信息安全问题,李晓超表示,统计部门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统计法》《全国人口普查条例》的有关规定,全流程加强对公民个人信息的保护。

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开始

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开始

这次普查采用互联网云技术、云服务和云应用部署,按照国家网络安全三级等保的标准进行安全管理。

移动端和服务器端采取了严密的数据加密和脱敏技术,数据传输过程全程加密,保证公民个人信息不在互联网通道泄露。

据了解,针对新冠肺炎疫情,此次人口普查还制定了应急预案,针对不同风险等级地区采取不同的普查登记方式。

“人口普查不仅是为国家普查,普查的结果最后也对我们每个老百姓、每个普查对象有用。请大家积极配合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李晓超说。

据了解,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将首次采集普查对象身份证号码,以实现与公安、卫健等部门行政记录的比对核查,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此外,这次普查还将运用大数据开展比对核查,确保数据质量。

“普查不像抽样调查。抽样是通过样本来推算总体,普查则是通过科学的组织方法,把每一个人都登记上来。那14亿多人口怎么登全了,我们靠的是科学的方案,严密的组织和有效的措施。比如,这次普查按照区不漏房、房不漏户、户不漏人的要求,采取挨家挨户上门登记的方法;对人户分离人口采取两头登、跟行政记录比对、跟大数据比对等方法,都是确保把人口登全的措施。”肖宁说。

第一次、第二次全国人口普查均使用算盘进行手工汇总,第三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采用电子计算机进行数据处理,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首次引入光电识别技术,通过计算机自动识别代替人工键盘录入。第七次人口普查的登记方式,增加了普查对象通过互联网自主填报,数据采集手段由以往普查的使用纸表登记,改为使用PAD或个人智能手机登记,登记完成后实时直接上报数据,这样可以减少中间环节,有利于提高数据质量。

“真实、准确、完整、及时,是全国人民对普查数据的期待,也是人口普查工作者永恒的追求。”肖宁说。

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从“人口红利”转向“人才红利”

中国是一个人口大国,人口特征一直被看作是中国最大的国情,人口问题始终是我国面临的全局性、长期性、战略性问题,国人对人口问题的认识也经历了一个复杂的过程。

上世纪五十年代,经济学家马寅初在《新人口论》中系统论述了中国的人口问题,提出了“我国人口增长太快”的命题。他分析了我国人口增长速度过快的原因,论证了人口增长太快同积累、消费之间的矛盾,提出了控制人口生育的建议和措施。遗憾的是,他的这些主张在当时并没有引起广泛共鸣。国家没有限制生育,提出“人多力量大”“人多好办事”,人们也觉得“多子多福”。

到了上世纪70年代初,我国人口已经多达8亿,国家开始关注计划生育问题。1978年,五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第一次把“国家提倡和推行计划生育”写入宪法。此后,中共中央发出一对夫妇生一个孩子的号召。在改革开放初期,人口多底子薄被作为基本国情提了出来,人口多成了一个问题。

独生子女政策实施以来,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变化,我国生育率不断下降,人口老龄化加速,如保持生育政策不变,势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活力和国际竞争力。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启动实施一方是独生子女的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的政策。

2016年5月18日,中国计划生育协会第八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先进表彰会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我国人口众多的基本国情不会根本改变,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压力不会根本改变,人口与资源环境的紧张关系不会根本改变,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必须长期坚持。

“以前经济没有发展起来,人均收入水平低,增加一口人,解决吃饭问题都比较难,人多可能就是一个包袱。现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了,人口多意味着市场大,就有可能从包袱变财富。”武汉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成德宁分析说:“实际上,人既是消费者也是生产者,增加一张嘴的同时也带来一双手,关键在于怎么用、有没有配置好,能够利用起来,就是‘人类最后的资源,也是最宝贵的资源’。”

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开始

人口普查登记正式开始

历史地看,人口问题的解决总是相对的,而它的存在则是绝对的,只不过在不同的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阶段上所出现的人口问题的特点不同而已。对人的价值和作用的认识是社会发展的结果,社会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们的认识相应就会到达什么程度。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副教授唐遥分析,人口问题至少包含以下四个重要维度:一是人口总量,它决定潜在的供给和市场容量,直接影响经济总量;二是人口的年龄结构,即是否有足够的年轻人能够接替老年人,这对国家税收及养老金开支平衡具有重要作用,也决定个体家庭养老负担轻重;三是人口质量,每一个学生和劳动者均可通过教育和培训来提高其所拥有的人力资源;四是人口的空间分布,现代经济的发展创新主要来自于人口密集的大城市,人口需要合理有效聚集,这涉及人口流动等政策。

当前,我国正处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发挥人力资源的潜力与优势是促进我国经济长期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最大支撑。

“我们不仅面临人口总量的压力,还面临提高人口质量、优化人口结构的挑战和任务。现在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把劳动者从人口红利变成人才红利。有了高素质的人才队伍,创新就会成为有源之水。”成德宁指出:“这就要求我们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和政策体系,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最大限度地发挥人口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动作用。”

“所有的发展,最终落脚点还是人的发展。人的发展,不仅是发展的动力,也是发展的目标。”成德宁说。

责任编辑:周晶晶 CN032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