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大好消息!全国疫情总体下降 包括湖北武汉在内

北京晚报 2020-02-12 09:30:39
A+ A-

全国疫情总体下降

全国疫情总体下降

原标题:国家卫健委:包括湖北武汉在内 全国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贺青华表示,目前全国除湖北以外的地区疫情总体呈下降趋势,2月10日0-24时,全国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381例,连续第7日呈下降态势。

即便包括湖北武汉在内,全国疫情也总体呈下降趋势。

招聘转到线上,员工找到工作再出门

发布会上,有记者提问,当前企业正陆续开复工,不少劳动者既担心疫情不敢出门,又担心不工作就没有收入。如何引导劳动者有序返岗复工?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介绍,一是畅通开复工的信息,及时在人社部门的官网官微设立专区发布,同时加强输入地、输出地信息对接。

二是加强招用工的服务,在疫情防控期间,将把所有的招聘活动由线下全部转到线上,实现就业服务不打烊、招聘不停歇。

三是做好返岗复工的指引和防控。开辟应对疫情、做好返岗就业服务的专栏,在国家政务平台、公共招聘网和人社部的官网官微,及时发布开复工信息、复工防护指南和各地的就业服务举措,同时链接各省级公共就业人才服务机构的信息。

“这里也提醒广大的用人单位,及时确认并向员工通报开复工时间,也希望准备返岗的劳动者先联系用人单位,了解用工地的疫情防控复工时间,选择合理的出行方式,做好本人的防护准备。

希望想找工作的劳动者先参加线上的招聘活动,找到工作后再出门。

目前食品、药品、防护服等生产行业,供水、供电等行业用工需求比较大,大家可以重点关注。”张莹说。

员工确诊怎么办?隔离14天不需关闭企业

企业复工后如发现确诊患者,是否需要关闭企业?

针对这一问题,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副局长贺青华回应,如企业发现确诊患者,将全面排查密切接触者,集中隔离观察14天,隔离期间出现症状立即就医。这种情况下不需要关闭企业。

会上有记者提问:世卫组织官员称,在广东、浙江和河南有可能会出现疫情的恶化,您如何评价这种言论?贺青华对此回应说,浙江、广东、河南都是人口大省,人员流动性大,复工以后带来的疫情压力也是相当重的。

全国疫情总体下降

全国疫情总体下降

因此,我们对这些重点省份提出了要求,要求他们继续把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把相关的防控措施夯实、落实、落地。

提醒

口罩紧缺有望缓解,呼吁公众勿囤积

国家发改委党组成员、秘书长丛亮介绍,2月10日全国22个省份的最新数据显示,口罩企业复工率已经超过76%,防护服企业的复工率也达到了77%,全国重点监测的粮食生产加工企业复工率为94.6%,煤矿的复产率为57.8%,电力天然气和成品油供应充足,民航铁路水运网络正常运行。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司司长欧晓理表示,口罩面临较大缺口,将促进口罩生产,扩大口罩进口。

口罩产量将逐步增加,紧缺状况也会有所缓解。他呼吁公众不要囤积口罩。

欧晓理说,目前有四分之一口罩企业尚未复工,要帮助这些企业解决复工中遇到的困难,抓紧复工。

对现在还没有满负荷生产的企业,促进尽快达产,鼓励企业两班倒、三班倒24小时运转起来,人休息机器不休息,尽量多生产。

对有扩大生产需求的企业,将安排中央预算内投资予以支持。

同时,推动相关企业加大进口,支持企业国外采购口罩用货运包机方式运往国内,协调有关方面做好外国政府、国际组织捐赠口罩等防疫物资的转运。

欧晓理指出,目前口罩使用存在不科学不合理的情况,使用效率提升还有很大空间,要减少浪费。

延伸阅读:

国家发改委:严禁以设置审批等简单粗暴方式限制企业复工

2月11日上午10时,国务院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

国家发改委表示:严格制止以设置审批条件、提高开复工门槛等简单粗暴的方式限制企业复工复产的做法。

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病例连降七天!人民锐评:现在决不是放松的时候

这两天,抗疫战场传来两则振奋人心的消息。

根据国家卫健委的数据,2月10日全国除湖北以外地区,新增确诊病例381例,连续7日回落,较2月3日的高位下降了近六成;武汉、湖北和全国治愈比例明显上升,分别比1月27日的治愈比例上升3.6、4.4和6.9个百分点。

数字上的变化,能够一定程度上反映全国各地防控举措的成效,也进一步提升了我们战胜病毒、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决心和信心。

但必须清醒认识到,现在决不是放松的时候。

这些数据更多是统计数字意义上的客观变化,并不意味着疫情的拐点已经到来。

恰恰相反,当前我们在防控中甚至面临更大压力,以及一些新的问题。比如,经历“漫长”的春节假期,不少居民几乎“与世隔绝”,眼看疫情似乎离自己较远,有麻痹、松懈的心态;一线医务人员、基层干部、志愿者等连续作战,长期超负荷运转,身心健康面临挑战。

在疫情防控的长跑中,如何打破“生理极限”,激发持久的力量,是一项重要课题。

特别是,在当前不少地区陆续复工复产的背景下,人员流动、聚集、接触的几率大大提升,存在交叉感染的可能性,如何保持疫情防控的强度不下降、意识不放松、效果不打折,同样考验着我们。

更扎实的防控举措、更牢固的防护意识,是各地复工复产的先决条件。

员工口罩够不够用?如何在办公场所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接触?企业复工前要先拉直这些问号。

如何做好公共交通工具的消毒工作?怎样避免密闭空间内的人员聚集?政府各部门也须想在前面。

是否坚持上下班戴口罩?能否延续春节期间养成的良好防护习惯?我们每个人更需严格要求自己。

在上海,企业结合自身特点和实际情况,探索弹性工时、错岗上班、轮流到岗、远程办公、居家上班、变通考勤管理等有效方式,“花式”复工中展现出管理的精细化和人性化。

在江苏,对具有一定数量规模且同一出发地、目的地的企事业员工和农民工,由各设区市统一制定运送方案,实施点到点包车运输,确保直达目的地,最大限度降低暴露风险。

当前,严格而精准的防控举措是“1”,复工复产是后面的“0”,做好这个“1”,才能确保“万无一失”,避免“一失万无”。

当然,强调更严格的防控举措,也不意味着给复工复产设置不必要、甚至是非法的障碍。

前段时间,一些地区出现未经批准擅自设卡拦截、断路阻断交通等违法行为,主观上也许是为了疫情防控,但客观上却对正常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消极影响。

经此一役,我们应该更加清楚地看到,对整个国家来说,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平稳有序运行绝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一体两面。

从口罩、防护服、呼吸机等防护物资和医疗设备的生产供给,到疫情严重地区的食品、生活物品的物资供应,都需要充分动员起工业体系、农业生产体系中市场主体的力量。

可以说,与疫情对抗是一场攻坚战、总体战,也是一场消耗战,既考验前线医护人员、基层干部的战斗能力,也考验后方的物资供应和补给能力。

统筹兼顾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我们才有战胜疫情的底气。

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通报,全国口罩生产企业产能利用率已达73%,其中医用口罩产能利用率已达87%。

伴随经济社会发展逐渐步入正常轨道,疫情防控尽管面临更多挑战,但也将获得更加扎实的资源供给和物质保障。

这提醒我们,决不能放松警惕,把防控工作做得再扎实一些、再细致一些,胜利终究属于我们。

责任编辑:周晶晶 CN032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热点新闻

精彩推荐

加载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