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交站名像绕口令 市民吐槽:有些竟长达14个字

2019-04-19 09:29:21
A+ A-

公交站名像绕口令

公交站名像绕口令

原标题:公交站名像绕口令,有些竟长达14个字 网友:像岳云鹏说相声

武汉的公交站名,昨天上了热搜。

近日,不少武汉市民吐槽部分公交站名实在太复杂,有些站名甚至长达14个字,读起来又长又绕口。“八一路东一路口”和“东一路八一路口”是两个站,“解放公园路解放大道口”“解放大道解放公园路”也是两个站,中山路大东门和武珞路大东门还是两个站——难怪网络上对公交站名的吐槽会发展成一场绕口令大比武。

要说的话,这也不是武汉独有。

著名的“北京西站南广场东”,早就驰名于绕口令界,杭州的“四号大街九号路口”和“九号路六号大街口”,成都的“东三环路三段南内侧”和“东三环路五段北内侧”,也颇有奋起直追的意味。

你们大城市的站名都喜欢玩绕口令,让初来乍到者先晕一圈吗?

有原因的,原因来自“国标”。2017年5月,国家交通运输部颁布了《城市公共汽车和电车客运管理规定》,“路名加路名,路名加地名”,更符合国家标准。事实上,就像经度和纬度一样,公交站名精确地嵌入路名和地名,信息更准确,不会有误导。

严谨当然没有问题,但是,准确严谨就一定要晦涩绕口吗?

诸如“解放大道解放公园路”“解放公园路解放大道口”“解放公园路解放公园”这样的站名,确实清晰地定位了车站的位置,但是,它绕口难记、容易混淆,客观上增加了出行者的麻烦。对老年人、外地人,更是增加了使用难度。

能够让人一言既明,一说即懂,才能称得上是准确。如果市民都不能分清楚站与站之间的区别,站名起不到指路、定位的作用,名字定位再精准,也失去了 实用价值,严谨准确又从何说起呢?

既然公交站名是服务于生活的,那就多少需要有一些“生活气”。“生活气”并不是不准确,而是在准确之上,追求方便。这种经验大家应该都有,平时生活中,提到一个地名,很少会有人用“某某大道某某大道口”这样的说法来指路。

一些老街道、老街区,可能都有自己约定俗成的叫法,这些叫法都是城市生活的积淀,也蕴含着城市的特色,把这些名字起到站名里,更容易辨析不说,城市文化也可以包容其中。

公交站名像绕口令

公交站名像绕口令

和站名打交道最多的,是城市的居民,一个站名到底适用不适用,最好的检验标准,也应该是市民的感受。符合国家标准,应该只是及格线,让市民感到实用,喊着方便,才是对城市服务的真正考验。

延伸阅读:

糊涂的公交站名:公交和地铁 同一站相差几公里

曾有个关于北京公交车站名的笑话,讲的是一个外地人来北京,看到了一个公交站名,同时包括了东、南、西、北四个字,立刻就晕了。这个站名是北京西站南广场东。其实,能把站名标注准确,是为了让乘客更方便地找到车站。

不过在现实中,有一些稀奇古怪的站名,不仅没有带来方便,反而更加麻烦。有的是站名设置不知所云,有的是同站不同名,还有的是已经消失的地名却仍在公交站名中。

2009年,北京市曾经出台《公共汽电车客运服务规范》地方标准。以现在北京市公交站名存在的问题来看,这份7年前的标准显然执行得不够。

“西直门站”和“地铁西直门站” 哪个离地铁更近?

如果您乘坐公交车,想到西直门站下车换乘地铁,该在哪一站下车呢?西直门站,还是地铁西直门站?如果选择地铁西直门站,那就错了。

前些天,市民小赵乘坐651路公交车,想到西直门换地铁。西直门站是终点站,前一站是地铁西直门站。他觉得西直门桥比较大,可能设了两站,估计从地铁西直门站下车就能换地铁,但下车后发现还要走很长才能到。

记者探访发现,地铁西直门站设在高梁桥路。除了651路,这站还有16路、26路等其他一些公交车停靠。在这一站下车,先要过马路,再进入一家商场,地铁口设置在商场里面。相比之下,如果到西直门站下车,只需要走20多米就能进地铁站D口。

651路售票员承认,要换地铁就坐到西直门站下。虽然叫地铁西直门站,但换地铁并不方便。多位售票员说,在车上他们会及时提醒要换乘地铁的乘客。记者测量发现,地铁西直门站和西直门站之间,相距大约500米。

类似的情况,还有铁狮子坟站和北京师范大学站。如果想去北师大,应该乘公交车到铁狮子坟站,下车马路对面就是。而如果坐到北京师范大学站,下车之后看到的不是北师大,而是火箭军总医院。想去北师大,还要再过一个路口,再走几百米。

都叫“安定门”站 相距400米

前面的例子,讲的是公交车站名设置不合理的地方。还有的站名,虽然都叫一个名字,但相差的距离很远,比如安定门站。安定门附近,有很多条公交线路。方便乘客的同时,也带来了麻烦。同样是叫做安定门站,相距却有400米的距离,让人不知所措。

日前,市民老李乘坐119路公交车,想到安定门站下车,然后换乘快速公交3路车。事先,她查到119路和快速公交3路都设有安定门站。按说,同一个名字,肯定离得不远。没想到,她乘119路在安定门下车后,发现站台上并没有快速公交3路的站牌。细问之后,才知道快速公交3路的站台还要过个马路。

记者探访发现,在安定门桥的东边、西边和桥下,都各有一个公交站,并且都叫“安定门”站。以东北角和西北角的两个站为例,直线距离在400米左右,但要走桥下的通道或是天桥,距离就更远了,实际走路至少要10分钟。

同名不同站,这个问题曾经在北京的很多公交站都存在。但随着公交线路的逐步调整,这个问题在很多地方已经消失。比如曾经令人迷惑的公交六里桥站,现在已经按照东、南、西、北,分成了四个站。在安定门桥西,也有公交站定名为“安定门西”站,相比之下更方便乘客。

公交和地铁 同一站相差几公里

前面讲述的,都是公交站。还有一种情况,则是公交和地铁之间。有的公交车和地铁,在某一个地名上都设站,但却相差很远,甚至数公里。

西局公交站,位于西三环路六里桥以南、丽泽桥以北,300路、67路等公交都在此设站。而地铁西局站,则在丰台北路上。两站之间,相差大约2公里。而且记者探访后发现,如果从公交西局站下车,想去换乘地铁,走到六里桥地铁站反而更近。

类似的问题,还发生在地铁草桥站和公交草桥站、地铁大井站和公交大井站。大井的地铁和公交站之间,相距约900米,草桥的地铁和公交站之间,相距1.5公里。

不同区的同名站 相差十五公里

有的同名不同站,相距仅仅几百米。但有的同名不同站,却相距十几公里。外地来京游客小刘,在北京站下车后,想去五路居。他所说的五路居,其实是现在应该称作海淀五路居,是地铁6号线的西侧终点站,在西四环北路上。

不幸的是,他遇到了一位虽然热心但却糊涂的指路市民。听说他想去五路居,就指引他上了108路公交车。在崇文门外的108路公交站上,他看见站牌上的确写着五路居站,坐16站就到五路居。但直到坐了一个多小时的车,在五路居下车后,他才发现这不是他要去的那个五路居。这个是朝阳区的五路居,而他要去的是海淀五路居。两个五路居,相距15公里左右。

在北京,类似情况并不少。在不同的区域,会有相同的地名。正是为了避免混乱,公交线路曾经在地名前面冠以区域,海淀黄庄、西城三里河都是如此。但是,这里的五路居是公交站,早已存在。海淀五路居是地铁站,是6号线建成后才设置的。正因为分属公交、地铁两个不同单位,才造成了这个问题。

消失的地名 是否仍需保留?

随着城市变迁,北京市一些曾经的地名已经逐渐消失,只在公交站名里还有保留。榄杆市、达官营、马尾沟、湾子,都是这样的站名。

榄杆市位于磁器口以东,23路、57路等公交车都在此设站。不过,除了路南和路北的两个公交站外,附近再没有以榄杆市为名的小区或是道路。榄杆市站所在的路叫广渠门内大街,路两侧的居民楼地址也多以广渠门内大街××号楼为名。

据传说,在明朝时附近有运河,此地是买卖缆绳和船杆的集市。后来运河废弃,集市也不存在了。如今,榄杆市这个地名,已经仅存于公交站名当中。

对于从小生活在北京的人来说,这些站名并不会让人迷惑。但对于外地来京工作、生活的人们来说,这些几乎消失的地名仍然用在公交站名,却常会带来一些麻烦。

在一些地名逐渐消失后,北京公交站名也曾做过一些改变。比如西城区三里河附近,曾有公交站名叫社会路。社会路这个地名逐渐消失后,这里的公交站已经逐渐以二七剧场路北口、国家工商总局等站名代替。

其实,北京的很多地名早已名存实亡,比如公主坟、八王坟等。但因为约定俗成并广为人知,并且在公交、地铁、商业等多处使用,也就保留下来了。而像榄杆市之类的公交站名,是应该保留下来,给老北京留个念想?还是把已经不存在的地名改掉来方便乘客?传统与现实之间的平衡,这是个需要思考的问题。

责任编辑:周晶晶 CN032
点击查看全文(剩余0%)
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