涉外配型成功案例中亚裔较多
左彤介绍,HLA(人类白细胞抗原)配合率与种族、民族和地区有关,比如亚裔患者需要捐献,在欧洲找到成功配型的可能性极小。中华骨髓库为全球的患者服务,因此全球华人和其他患者需要造血干细胞移植时,会求助“中华骨髓库”。
在我国以往配型成功的涉外案例中,亚裔受捐者的案例较多。以山西为例,王炳效是山西省第6例涉外造血干细胞捐献者,此前的5例中有3例也是捐献给韩国患者,另外两例分别捐献给了新加坡和澳大利亚患者。
左彤介绍,涉外配型成功的案例往往是因为患者在本国骨髓库无法找到配型,患者所在医院通过本国骨髓库申请,向我国骨髓库求援,如果找到合适配型,再由总库通知成功配型所在的各省分库,进行下一步工作。此次配型成功的韩国男孩也是通过这一流程进行的。
左彤表示,从采集方式上来说,涉外捐献和国内捐献是一样的,都是通过外周血来采集。流程上也基本一致,初配型吻合后,再进行高分辨配型、体检、注射动员剂、采集等程序。不过,涉外捐献涉及护送人员出入境等程序问题,比如造血干细胞不能直接通过X光扫射过安检,而需要通过专门渠道。
一般来说,涉外捐献都是安排在出境相对便利的北京市相关医院进行采集,但目前国内部分城市也具备涉外捐献采集条件,比如该城市有已开通直通国外的航班。
■ 对话
王炳效:“配型成功是一种缘分”
36岁的王炳效是中国煤炭科工集团太原研究院有限公司一名设计工程师。2007年9月,他在街头采血站献血时,从宣传册中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后加入中华骨髓库。今年5月底,王炳效接到中华骨髓库山西分库通知,其与一名韩国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在王炳效看来,捐给谁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能救人。配型成功是一种缘分。”
新京报:初次了解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什么时候?
王炳效:2007年9月份,我在太原第一次参加献血,当时抽了400毫升。献血过程中,我在献血屋中翻看宣传册,发现宣传册里所说的造血干细胞移植与以前理解的不一样。以前理解的移植就是捐骨髓,但宣传册里所说的采集外周血方式很安全,所以就填写了《志愿捐献者同意书》,并抽取了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