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对今年的褚橙充满期待:“从数量上看,比去年多1000—2000吨。但质量要到10月初才有谱”。种植也是一个“老天爷赏饭吃”的活儿。褚时健时时刻刻关注着天气,他知道今年刮了18次台风;他也知道云南多年来至九十月份的降水量约在700毫米。虽然雨水总量不多,但天天都在下,对果子的口感并无益处。“如果接下来雨水不多,褚橙的口感和质量会优于去年;要是雨水多,可能就跟去年持平。”
“我自己感觉,大家对我这个人和人格,不管是出自内心或者口头上,是很佩服我。这一点,我是从今天这个谣传上看到的。我只是个普通老百姓,但是消息一出来,就东南西北地覆盖了整个中国,电话热闹得很,关心我的人非常多。这对褚橙的销售也是起作用的。”褚时健笑着说。
褚时健说,现在大概10天就会到橙园转一圈,昨天才从基地回来,目前橙子还没有开始退绿,每次去基地都要亲口品尝。
当都市时报记者问及褚时健有没有想过褚橙未来的愿景,褚时健思考了一下说,褚橙这些年之所以得到全国人民以及世界各地的认可,多是基于对褚时健本人的认可和敬佩。
不过,褚时健也强调,种植初期最大的问题在于酸甜度不容易把握,前期用了数年时间才调整出最适合中国人的酸甜口味。所以比起周边同种类的橙子,褚橙酸甜适中,多一分少一分都不是最理想的。当然这与采用传统栽培工艺有关系,褚橙种植农户收入比其他公司的农户要高,自然做事情也认真。比如枝条超过30公分,就会吸走养分、遮住阳光,他们一定会修掉。“只有按照我们的栽培工艺、管理方法才能保有褚橙这种特色。”
说到为群众增收,褚时健自豪地说:“过去褚橙庄园所在地区几乎是一片荒山,农户年平均收入仅两三千元。褚橙庄园创建后,带动农户共同种植褚橙。农户相当于褚橙公司的职工,褚橙将根据产量为农户核发工资。目前参与种植褚橙的农户共有200户左右,每户年平均收入已达10万余元,这个收入在农村里面还是相当可观的。”
马静芬:我想把我的一生告诉别人
马静芬是那种一眼看过去便觉得精力充沛的老太太。她扎着一条小马尾,窝在小围椅里,在光线昏暗的玻璃房里,一针一线地打着红色披肩。她穿在身上的红艳艳、毛茸茸的毛衣也是她自己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