链接
多地推中医药进校园
2016年2月,国务院印发《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要求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知识,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
2015年10月,浙江省政府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中医药健康服务发展的意见》中提到,教育部门将相关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
记者注意到,除了浙江,很多省份也在推进相关工作,2016年11月,《河北省中医药发展“十三五”规划》出台,提出将中医药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
北京2012年全面启动“中医文化进校园”工作。2012年下学期北京市统一的中医校本课程(小学版)正式启用。不过中医进课堂只作为中医知识推广,非硬性规定的课程,不会进入中小学课表,也不安排考试。今年2月,媒体从中国人民大学附属中学举行的创新人才教育研究会年会上获悉,北京市有近9万中小学生选修中医药文化课。
对于中医进校园,华东师范大学国家教育宏观政策研究院副院长郅庭瑾认为,小学生即使到了五年级,但其认知和理解能力还不够高,中医是以医古文的阅读和理解为基础的,至少需要初中以后再接触相关知识,目前小学生还不太具备。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小学中医课程可以作为选学课程,但没有必要所有学生都上。目前国家规定义务教育课程最多占学校课程的60%,实际情况远远达不到,因此除了中医还可以开设其他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他表示,如果大范围学习中医,首先面临的就是师资问题,不是所有中医都适合做教师,很多老师的专业也不适合教授中医。
全国政协委员、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王旭东表示除了中医,很多人也建议京剧、足球等进小学,现在小学生负担比较重,因此并不建议专门为中医设置一门课程,可以在生活常识、相关课本中融入中医方面知识,让孩子有一定的认识和了解就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