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专家认为,按照目前的运营方式,游客自驾车辆的安全性,与动物园的防控措施,都难以切实控制游人行为产生的安全风险,导致安全风险不可控,多次的事故证明,安全生产隐患确实存在着,而且确确实实产生了安全生产事故。
记者了解到,目前在国内提供自驾游览的野生动物园数量并不多,对于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主打的这种“零距离”自驾游,游客接触到猛兽的可能性明显增大,类似的情况在国外一些动物园,有着更为严格的规定以及更为完善的措施,例如美国黄石公园规定,自驾游乘客必须随时待在车里,随意喊叫吸引动物注意都是违法行为,还会给游客发放防熊喷雾。
北京市京师律师事务所律师张新年表示,动物园在事前的安全防范上,首先要对游客进行足够的警戒,事中一旦发现这种危险,需要及时过来处置,比如在熊已经对游客造成现实威胁,及时赶过去,即便这时是游客开窗,事后应该非常及时的把游客送到医院,事前、事中、事后都应该及时处理。
八达岭动物园自驾游依旧火爆,园区已拉起电网
熊咬人的事情发生之后,延庆区旅游委责令八达岭野生动物园立即进行整改,事发一个星期后,记者来到了北京八达岭野生动物园,此时自驾游仍然对游客开放,因为正值周六,大部分游客都是自己开车前来,记者驾车购票准备进入游览区前,动物园的工作人员要求记者签一份《自驾车入园车损责任协议书》,并表示签了这份协议书,游客在园内发生任何事情园方都不负责。
这份《自驾车入园车损责任协议书》也被网友戏称为生死契,里面第4条黑体加粗的明确写明严禁开窗、严禁喂食、严禁逗留,同时协议书的第十条也写明,甲乙双方有违上诉协议内容,各自承担相关责任。动物园方面表示,如果不签署这份协议,是没有办法进园游览的。
而按照工作人员的说法,进园签协议的规定由来已久,对于协议的内容,工作人员只是让记者草草的看了一眼,便催促记者签字留下姓名和车牌号码,而如果发生意外事故之后的处置办法,这位工作人员并不愿意多说。
关于这份协议的法律效力,中国政法大学传播法研究中心副主任朱巍说:“签这个东西是没有任何法律效力的,但是提示了用户里面非常危险,不要打开车窗,不要下车,更不要投食。”